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6.35.203
  • 期刊

韓國政治社會結構研究

摘要


任何國家的發展路線,都有《保守》和《進步》,這兩條路線的鬥爭,在分裂國家裏,這種分歧更爲明顯。在韓國的政治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可以發現從李承晩時代就已經出現了這種分歧,甚至影響到今天的南北韓統一政策。 韓國的社會發展和過去六十年來的政治體制關係極爲密切,然而,影響更大的,還有韓國的國民性格、政治傳統和社會價値觀,尤其是韓國社會上,儒家文化的君父家長權威主義傳統,中小集團的分裂現象等等,在韓國的政治社會發展上,更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由于儒家文化的傳統思想,深植於韓國人的觀念中,因此,在許多的團體譬如家族,親戚,師生,同學,同鄉…等等中,其成員被要求要謹守倫序,所以,人與人之間,不但要從敬老年齡的大小、入學的先後…等等條件去區分尊卑,去學習尊賢,每個人在團體中,也各有自己的位置,有需要遵守的禮節、責任和義務。以至於形成強大的向心力、凝聚力,以及顯著的排外性,並在政治行爲上,經常發生決定性的影響。 除了上述自然形成的各種集團之外,由地域分割所形成的地域集團,更是南韓過去六十年來,政治發展的主要要素之一。在一九四八年南韓政府成立之際,由于全民抗日,半島上的東西分裂現象並不明顯,在第三共和國時期,朴正熙爲了爭取連任,由於慶尙道人口遠超過全羅道,反對派的金大中出身于全羅道,因此煽動地域感情,故意造成族群分裂,掀起了東西兩側的新仇舊恨,一直到四十年後的今天,仍然是形成國家力量分裂的主因。

關鍵字

無資料

參考文獻


金浩鎮(1988)。韓國現代政治史。首爾:大學出版社。
宋南憲(1980)。韓國現代政治史(一)。首爾:成文閣。
金雲泰(1980)。韓國現代政治史(一)。首爾:成文閣。
堅鶴弼(1958)。韓國現代政治史。釜山:大旺社。
金雲泰(1977)。韓國政治論。首爾:博英社。

被引用紀錄


林泓泰(2015)。從韓三國統一探討現代韓半島分裂局勢〔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4005333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