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49.138
  • 期刊

孔孟說詩活動中的言志思想

The Notion of Intent in Confucius' and Menclus' Interpretation of Poetry

摘要


從《尚書˙堯典》開始,「詩言志」就成為中國文學思想中的重要課題。在〈堯典〉中,舜命虁典樂以教胄子,產生以詩為教的現象。詩教的現象,受到儒家推波助瀾,成為一種文化傳統。而儒學重視人之普遍的道德心性,此似與講究個人情感的文學活動,有著基本的衝突,所以當代許多研究文學批評史的學者,就將「詩言志」視為以儒學為基調的道德學說且以其為忽略個人情感的文學思想。順此而下,六朝「詩緣情」的觀念,才是解放個人情感的大突破。事實上,這種歷史圖像平面化了儒家的詩教內涵,使得中國文學思想史的發展,成為一種斷裂性的承接。為了重新反省「詩言志」與「詩緣情」的關係,回到先秦孔、孟的說詩活動,並且討論其文學意義,就成為必要的方法。本文以儒家閱讀經驗的感悟特質做為核心,嘗試論證儒家的道德意識與情意美感不相悖離,以便重新貞定「詩言志」與「詩緣情」的關係。

關鍵字

詩言志 以意逆志 知人論世

被引用紀錄


郭佳燕(2011)。袁枚詩論之實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3484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