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119.148
  • 期刊

論唐君毅先生對荀子「性惡善偽」的詮釋(下)

Tang Chun-i on Xunzi's Thesis that Nature is Evil and Goodness is an Acquired Characteristic (Xing-er-shan-wei) (II)

摘要


唐君毅的道德理想主義把「當下一念」的自覺反思作為意志自由和心靈超越性的經驗根源,並以傳統的「反觀體證」方法加以證實。這意味著:人只有在持續的經驗歷程中做出自己的道德努力,才能逐步完善自身並實現自身的意義。這即是人本有的生存處境,儘管艱難,卻成為意義的本源且可以把握自己的命運,有如海德格爾的「綻出之生存」所形容。人的這種生存方式要求一個理想社會應該有助於人的道德努力而不是相反,即社會的各種正義原則應該在與人的道德努力狀況的關係中來得到規定。

關鍵字

無資料

參考文獻


鄧小虎(2008)。《荀子》中「性」與「偽」的多重結構。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評論。36
馮耀明(2005)。荀子人性論新詮:附〈榮辱〉篇廿三字衍之糾謬。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14,170-171。
李滌生。荀子集釋
唐君毅(1989)。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北:學生書局。
Van Norden, Bryan W.(1992).Mengzi and Xunzi: Two View of Human Agency.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32(2)

被引用紀錄


楊凱翔(2018)。人欲社會的形成——荀子人性論新解〔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8.0009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