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9.81.99

摘要


近年來以身心障礙者為參與對象的運動項目愈來愈多,其中以智能障礙者為參與對象的特奧滾球與以腦性麻痺者為參與對象的地板滾球因有雷同之處,常於推廣與教學上被混淆,因此,本文以文獻分析方式,針對活動進行方式進行特奧滾球與地板滾球之比較,以提供推廣與教學上之參考。首先特奧滾球與地板滾球共同點方面,兩者皆於限定區域以手部之運用將球送入場內並以接近目標球為目標,最後以接近目標之球數進行計分;其次兩者之差異方面,在正式比賽中,特奧滾球允許正常人與智能障礙者進行分組共同比賽之融合分組競賽模式。另外,在選手之分組模式、場地器材、球數、送球順序與勝負決定方式皆有明顯的差異,又,比賽進行中,地板滾球選手具有提出人員協助或使用輔助之權利。然而,從休閒觀點而言,由於這兩種滾球運動非常簡易且不易有運動傷害,因此,它們是一種適合各種族群對象從事的運動。

關鍵字

特奧滾球 地板滾球

參考文獻


尚憶薇(2010)。以合作學習理論應用於適應體育課程。大專體育,106,56-60。
莊燿洲(2003)。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訓練對智能障礙者體適能及職業能力的影 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台北市。
中華台北特奧會(2013)。中華台北特奧會滾球裁判研習會手冊。臺北市:作者。
中 華 民 國 腦 性 麻 痺 協 會 。 地板滾球。( 2013 , 11 月1 日) 取自: http://www.cplink.org.tw/service_boccia.php
中華台北特奧會(2013)。102 年特奧滾球運動c 級教練認證講習會講習手冊。臺 北市:作者。

被引用紀錄


張芳慈(2021)。球類活動對智能障礙學生視覺動作整合的影響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6(1),231-274。https://doi.org/10.6209/JORIES.202103_66(1).0008
陳唯寧、林信佑、黃志杰(2014)。淺談智能障礙者之特奧滾球教學活動設計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3(1),226-236。https://doi.org/10.6169/NCYUJPEHR.13.1.2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