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2.115.179
  • 期刊

視覺傳達設計中之符號理論

摘要


視覺傳達設計的過程是一個將創意概念視覺化、符號化及美化的過程,即是依據設計思維與意象對視覺元素進行選擇、轉換、組合及再造的有機編碼過程,使之形成特定的、可理解的視覺藝術符號系統。因此,作為視覺傳達的圖形設計者應對符號學各理論基礎及各層面了解與研究,以期更能凖確及深層地表達符號與事物間之表概與被表徵、理解與被理解的關係。又視覺符號圖形必須兼具審美情感及藝術表現,所以其圖形符號是信息與情感生命的結合;它負載資訊,傳遞生命情感;它是事物特性的表徵,是認識體會感受事物的一種簡化手段。本文試圖從基礎符號學理論架構中之語言符號概念為核心抽離出來闡述非語言符號之關係理論架構與內涵。透過符號學的理論基礎,意義才能被解釋、分析和製作。視覺傳達可說是一個典型的符號系統,人們唯有在符號系統中才能達成相互理解,相互溝通。因此,討論視覺傳達設計中之符號意義,除了解視覺傳達的本質及符號學外,藝術美學之相關理論應該被重視。圖形建構符號,符號傳遞訊息,訊息意蘊生命,唯透過其傳達與接受的交換,意義及情感才能體會交流,歷史文化才得以保存流傳。

關鍵字

視覺傳達 符號學

參考文獻


Fiske,J.、張錦華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
王桂拓(2005)。企業、品牌、識別、形象-符號思維與設計方法。台北:全華科技圖書。
林品章(2000)。視覺傳達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全華科技圖書。
林品章(2003)。台灣近代視覺傳達設計的變遷。台北:全華科技圖書。
陳俊宏、楊東民編著(1998)。視覺傳達設計概論。台北:全華科技圖書。

被引用紀錄


周文鵬(2014)。圖像載體的敘事與接受 ── 論臺灣漫畫文學的形成及創作〔博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4.00770
陳雅芳(2003)。校園視覺標識之設計原則探討〔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0300678
楊靜宜(2003)。數位環境影響下台灣視覺設計教育之變遷 -朝倉直巳教授之教學理念傳承〔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0300273
張岑瑤(2001)。碎形幾何理論於視覺傳達設計之應用與創作研究-以包裝設計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0100520
劉宥羚(2011)。歷史元素再製- 設計流程與創意思考應用於時尚商品之實務探求〔碩士論文,崑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28/KSU.2011.0006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