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49.90
  • 期刊

多媒體呈現方式與空間能力對國二學生「地震與海嘯」學習結果之影響

摘要


本研究檢驗R. Mayer以多媒體學習認知理論為基礎所提出的多媒體學習「形式、冗餘、個別差異」等三個原則,探討在系統自動播放多媒體教材與學習者自行操控多媒體教材的學習情境下,一、動、靜態多媒體教材呈現方式與空間能力對學習成效與學習所需時間的交互作用;二、比較高、低空間能力者的形式與冗餘效應強度之差異;三、分析空間能力對多媒體設計的增強作用。本研究採6×2準實驗設計,實驗對象為162位國二生。教學實驗包括「地震」與「海嘯」二單元,自變項為多媒體呈現和空間能力,依變項為學習成效與學習所需的時間,並以先備知識為控制變項,結果發現:一、多媒體呈現方式與空間能力對學習成效與學習時間無顯著交互作用影響。二、在自動播放情境下,二單元「動畫+旁白」組的學後保留與學習遷移皆顯著優於「動畫+文字、動畫+文字+旁白」兩組;二單元「圖片+旁白」組的學習遷移顯著優於「圖片+文字、圖片+文字+旁白」兩組;「圖片+旁白」組在地震單元的學後保留顯著優於「圖片+文字」組,其學習遷移顯著優於「圖片+旁白+文字」。三、在學習者控制情境下,不同多媒體呈現方式的學後保留、學習遷移與時間無顯著差異。四、動、靜態多媒體設計之間的學後保留、學習遷移與學習時間無顯著差異。五、高、低空間能力者學後保留、學習遷移與學習時間無顯著差異。六、高空間能力者的形式、冗餘效應未高於低空間能力者。七、空間能力對良好設計的多媒體呈現(動畫+旁白、圖片+旁白)未產生增強效果。

被引用紀錄


翁玉燕(2010)。電腦多媒體呈現方式運用對國中生成語學習成效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NPUST.2010.00042
林惠真(2010)。電腦多媒體呈現方式對化學實驗學習成效影響之研究 -以有機化合物實驗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NPUST.2010.00034
許哲偉(2010)。運用自律學習探討不同多媒體教材對於學習成效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8-3007201013050900
曾冠雲(2012)。發展以動畫為主的月相盈虧課程並探討學生的空間能力對學習成效與認知負荷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93129
賴文儀(2013)。圖形表徵融入多項式電子白板教學之成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353351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