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221.53
  • 期刊

兒少安置機構合作學校之系統合作經驗—國小專任輔導教師的實務觀點

Experiences of Systematic Collaboration in Cooperative Schools of Child and Youth Placement Institutes-Practical Perspectives of Elementary School Counseling Teacher

摘要


國小專任輔導教師除了「發展性、介入性和處遇性」的個別化專業實務能力外,也需要裝備與「系統」合作的能力。本文從國小校園的輔導實務觀點出發,思考與整理專任輔導教師如何發揮所學,以協助安置學生獲得良好的照顧。安置學生在安置前、安置期間或轉換、安置結束時,都會面臨不同的考驗和困境,如果專任輔導教師一方面與安置機構的工作人員密切合作,及時交流資訊,解讀與回應安置學生的變化;另一方面協助校園系統中的師生接納、理解與支持安置學生,並建立校園完整的三級輔導合作機制,就有機會協助安置學生能同時在校園和安置機構兩個主要系統中,逐漸獲得良好的適應與成長。最後,歸納出常合作的單位和注意事項,並反思輔導專業於兒少安置機構合作學校中之實踐,提出未來輔導實務之建議。

參考文獻


李慧芳(2021)。創傷兒童之主要照顧者替代性創傷初探。輔導與諮商學報,43(2),59-87。https://doi.org/10.3966/181815462021064302003
林昱瑄、陳旺德、陳伯偉(2020)。培力還是侷限?:兒少安置機構、慣習形塑與階級效應。臺大社會工作學刊,42,1-55。https://doi.org/10.6171/ ntuswr.202012_(42).0001
陳毓文(2008)。國內接受機構安置少年憂鬱情緒之探究:問題陳顯與解釋因素。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1),75-101。https://doi.org/10.30074/FJMH.200803_21(1).0004
許維素、彭淑婷(2013)。學校輔導教師督導員的專業發展:「美國學校輔導教師學會全國模式」之介紹與啟發。中等教育,64(2),98-121。https://doi.org/10.6249/SE.2013.64.2.06
Dozier, M., Zeanah, C. H., Wallin, A. R., & Shauffer, C. (2012). Institutional care for young children: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Social issues and policy review, 6(1), 1-25. https://doi.org/10.1111/j.1751-2409.2011.01033.x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