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37.233

摘要


由於醫藥進步、科技日新月異,使得現代人擁有更長的壽命和更好的生活水準,老年人口比例快速增加,面對社會的變遷,銀髮族居住環境開始改變,從台灣銀髮長者居住型態的改變,可看出銀髮族居住於銀髮住宅、安養養護機構的比率有逐年攀升的趨勢,而以銀髮族為目標市場之養生住宅興起。而台灣最早提出「養生村」的名稱者即是台塑企業董事長王永慶先生,他的基本理念:「養生」的目的,是為了達到健康的生活,養生文化村的規劃是要提供一個使老年人在身體活動、心智認知、生產力和生活滿意方面都能享受健康樂趣的生活環境。本研究的目的在於探討銀髮族選擇養生村的影響因素。透過文獻分析與半結構式訪談來進行資訊蒐集與分析,結果顯示受訪者對於在環境設施、醫療設備的方面最為重視,另外對於服務人員的態度及休閒安排也會列入考慮因素中,但關於入住繳費部分,對於目前各地養生村皆須繳納保證金的制度普遍表達不認同的態度。銀髮族產業具有相當發展潛力,許多機構欲尋求成功的開發營造高品質的養生社區,提供尊重銀髮族健康生活及終身學習的完整優良的人性化服務。因此本研究希望透過研究結果的分析,能提供國內有意投資開發規劃營運養生村之機構,以及政府在規劃銀髮族養生社區及健康照護政策時之參考。

關鍵字

養生村 銀髮族

參考文獻


內政部統計處(2006),中華民國台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臺北市。
內政部統計處(2006)。中華民國94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市。
內政部統計處(2006)。2006年10月底台閩地區人口統計資料。臺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統計資。
李宗派(2006)。人口老化與其變遷趨勢之探討。台灣老人保健學刊。2(1)
孫素真(2007)。銀髮族進住養生社區意願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

被引用紀錄


陳天賜(2017)。從區塊鏈探索高齡養生村商業解決方案的可行機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70050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