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0.112.56
  • 期刊

解析孔子的修養理論:以《論語》「難」、「必」二字為探討焦點

摘要


孔子論修養之言,在《論語》隨處可見,其中應有完整的系統,使讀者可以循序以進。本文之作,意在於此,方法是籍由分析「難」字與「必」字的使用脈絡,描摹修養的次序與規畫,以形成清楚的理論架構。基於剖析「難」字的相關語句,我們得知修養次序須由「克己以自處」著手,進而「好學以處世」再提升至「立人以成德」。然後,基於剖析「必」字的相關語句,修養的規畫展示為「建立生活規範」進而「磨練處世智慧」,而最高目標是「界定人生理想」。三個次序與三步規畫不僅互相對應,而且互相發明。譬如,克己以自處的檢證,是生活規範的建立;好學以處世的延伸,則是造就了活潑的智慧;若要立人以成德,必須先對人生理想有所界定,否則如何持之以恆,又如何自強不息。儒家所謂的三達德,亦可分別應用於此,其次序為「勇、知、仁」,曲易而難,由低而高,以達成人生的意義。孔子的修養理論經過本文之重構,亦將增益其可行性,這也是本文的目的之一。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