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172.132
  • 期刊

清代大溪地區(大嵙崁)的聚落與庄廟

摘要


清代是台灣傳統漢人社會的形成期,來自閩粵原鄉的移民奉祀原鄉神明飄洋過海,原本在私宅或草寮祭祀,在拓墾稍具規模後便合眾集資建廟。隨著聚落的持續擴展,廟宇也歷經多次整修或是重建,進而成為地方街庄的信仰中心與公共空間。大溪舊名「大嵙崁」,位於桃園縣東南方,大漢溪從西南向東北貫穿,將其分為「河東」、「河西」兩區。約莫乾隆晚期,即有漢人入墾河西的埔頂一帶,並建立了奉祀開潭聖王的「仁和宮」。嘉慶以後,漢人的拓墾腳步逐漸越過大漢溪,開始進行河東河階地的開發,移民透過合股投資購地的模式,建立起了新的商業街肆,同時當地漳籍居民亦集資建立了「褔仁宮」,並自埔頂的仁和宮迎請鎮殿尊人駐。同治元年(1862)臺灣開港通商後,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產業,如茶、糖、樟腦等蓬勃發展,帶動了河東近山地區的拓墾。原先此地屬於「生番界外」之地,但因蘊藏豐富的樟腦資源,吸引了更多漢人入墾。除了形成更多山區聚落外,也引發了一連串的漢番衝突。截至清季臺灣割讓之前,大溪各大小聚落有約十六個,分別為大姑崁(大姑嵌)庄、田心仔庄、月眉庄、石敬庄、順時埔庄、內柵庄、新溪洲庄、舊溪洲庄、永福庄、中庄、栗仔圍庄、缺仔庄、員樹林庄、埔頂莊、南興莊、蕃仔寮庄。本文先簡述各聚落之拓墾史,再論及各庄廟之形成與發展,最後透過探究各廟的祭祀活動,剖析大漢各聚落的人群結合方式,藉此了解當地宗教活動之特色。

關鍵字

大溪 庄廟 祖籍 姓氏輪值 祭祀活動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