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99.178
  • 期刊
  • OpenAccess

印度中部農業加工技術介紹

摘要


於98年11月16到27日參加亞非農村發展組織(AARDO)資助在印度Bhopal中部農工試驗所(CIAE)舉辦的「農產品小規模加工與增值之設備與技術」訓練課程,AARDO成立於1962年,是一個獨立的政府間組織,由來自亞洲與非洲30個會員國組成,致力於發展與探索會員間彼此的問題,瞭解與讚賞彼此的優勢,集體為促進人民福利和根除農村之間的飢渴、文盲、疾病、貧窮問題而努力。CIAE為印度農業研究理事會(ICAR)轄下97個關於農業教學試驗研究單位中,6個農業工程試驗所中的一個,主要任務為透過農業機械化、收獲後處理與保護加值、能源管理、灌溉排水工程及資訊技術等五大領域提高農業產量與收益。CIAE目前有農業機械、收獲後處理技術、農業動力與能源、技術移轉與灌溉排水工程等5個課、大豆加工與利用中心、農業研究資訊系統室、圖書館及儀器室等單位,受命任務為研究發展以促進農業機械化、農產品收獲後處理與農產廢棄物增值及農業能源再生有效利用、透過土地開發及有效灌溉與排水設施以保護土壤與水資源,藉由訓練、展示及原型機生產與供應達成技術移轉的資訊傳播功效。本次訓練課程6位學員分別來自台灣、約旦、模里西斯、奈及利亞、肯亞與蘇丹等6國,課程內容包括演講、實習、田間參觀、國家簡介等,強調小型農家規模加工與增值創造自己開業的機會。實習課程主要參觀dal、穀物磨粉、香蕉飲料、木瓜乾、豆漿、豆腐、大豆擠壓食品、魚飼料等備料與加工,以及生質能源、電腦輔助設計CAD、人因工程介紹、生質能源開發運用等。印度百分之七十人口,與百分之九十賤民居住在農村,大部分農民沒有土地,替地主耕作賴以為生,印度因為種姓制度根深蒂固,憲法在前言中禁止因為不同種姓而有歧視待遇,但是農村土地仍為地主所有,農民普遍貧窮與缺糧,由於農村人口眾多勞動力充足,因此研究機構針對農村需求開發許多農用手工具,在CIAE的研究成果中有很多農用手工具的開發,滿足農村需求,如玉米脫粒管、人體工學鐮刀、花生脫殼器、腳踏馬鈴薯去皮機、腳踏馬鈴薯切片機、可攜式製炭窯、無菸烹飪爐、太陽光烹飪器、人力手推播種器、婦女人力築畦器、中耕鋤草器等。印度人口眾多,糧食及蛋白質供應短缺問題一直存在,幅員廣闊,糧食運輸耗費能源,發展小規模加工設備推廣到各鄉村,減少農產品運到大工廠加工成2級產物後再回銷到各鄉鎮的運輸成本,此政策擬增加農村創業機會與農民收益、改善農村經濟。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