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34.146
  • 期刊

由《今日台灣》看中級閱讀的語篇教學模式

A Teaching Approach to Intermediate Chinese Reading Based on the Text of Taiwan Today

摘要


一般而言,第二語言學習者學習華語是由單詞短句學起,隨著語言能力的俱進逐漸向上提升至長句、複句,進而達到語篇的緊密結合。而學習者若要吸取知識、加強語言能力,發展出完整語篇,閱讀是重要途徑。傳統的閱讀教學多採用「自下而上模式」(Bottom-up Model) (P. B. Gough,1972),其閱讀過程是有層次性、有組織性的,學習者依循教師安排由字詞開始學習,逐漸進展到語篇層次。然而習得教材內容的詞彙、句法並不代表可達到較高層次的篇章組織能力,因此外語學習者在輸出方面,常有「見樹不見林」的迷亂。閱讀篇章教學涉及句法、語義、篇章結構和修辭等各方面的內容,所以在對外漢語教學中一直是個比較難行成體系的教學領域(邢志群,2004)。Goodman ( 1994 )所提出的「自上而下」(Top-down Model)閱讀模式,即以閱讀文本的語篇導入為先。對第二語言的學習者而言,可藉此分辨不同的語體所建構出的表述框架,並且此框架與語篇語義學中的宏觀結構(macro-structure) 相互配合, 此二者同屬語篇中較高層次的結構。前者能有效瞭解框架下所隱含或彰顯的銜接的句子,即此閱讀模式的重要意涵;後者則能窺視出作者的語篇佈局、文章的邏輯推進、以何種方式進行句子之間的時間、邏輯、因果連貫及其相互關係。從整體角度觀之,文體語篇具有建立在整體上的意義結構(global meaning)( van Dijk,1980)。本文將從閱讀教材語篇分析出發,將二者融入教學,設計一套適用於閱讀課程的教學模式,首先以提問引導學生注意閱讀文本的語體信息與主題特徵,避免因對主題陌生或對目標語文化不熟悉而影響理解;接著導入語篇結構分析,使學習者的腦中建構出閱讀文本的主體脈絡;同時,加入有邏輯的銜接關連句型,例如,「由於……因此……」、「首先……」、「最後……」、,「……裡面,……旁邊」等;還須使用識別度高的相關詞彙,注意信息與信息之間的排列組合,如,「除此之外……」 、「同時……」、「果然……」、「不論……」。藉以訓練學生提取語篇信息、聯結先備知識及文本之能力。此模式根據東海大學華語中心出版之《今日台灣》教材進行分析與教學,盼能藉由課程增進學習者閱讀能力的準確度與速度,以及提取主題訊息的速度與敘述鋪陳之能力。進而促使學習者在輸出時能更貼近母語人士所慣用之語篇方式,更了解跨文化語體的差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