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6.135.254
  • 期刊
  • OpenAccess

清代下淡水營都司營盤軍事圈與六堆客庄的武力核心-一個運用地理資訊數據重建古蹟的例證

摘要


本文從歷史文獻和地圖資料,重建清代位在屏東縣長治鄉的下淡水營都司營盤古蹟及其歷史意義。此處軍事營盤原是下淡水河流域以東地區(屏東平原)最高統治機構。主要任務之一在於處理漢人(廣東籍客民)和近山地區魯凱族之間的土地和命案糾紛;隨著漢人移民的爆增,促發閩南人(福佬人)和客家人之間頻繁械鬥事件,導致營盤任務轉向,並在組織和軍備上,逐漸「在地化」。首先是設立包括大片專屬的「官田」;其次,因長期征戰,駐營班兵死傷,開闢廣大的墓園,作為埋葬場所。其三,最大轉變在於班兵三年一調,戰力萎靡。最高長官都司必須招募緊鄰的山豬毛莊客佃應卯出任班兵,培養軍事器械能力。後來這批山豬毛莊民兵因為勇猛好戰,深得官軍信任,被六堆公推為客莊「義勇軍」,納入武力核心。是以,下淡水營營盤變成象徵性客家聚落文化的重要環節。本文經過交叉地圖驗證,繪製三張古蹟地圖。第一張地圖首次在日治時期調查地圖上,重建下淡水營位置,本體建物和城牆範圍,包括北門,南門,官署座落和莿竹圍籬。第二張地圖是下淡水營管轄下的交通路線。第三張地圖試圖建構長治鄉因緣下淡水營而產生的軍事生活文化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