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191.169
  • 期刊

美力跨界:跨領域美感教育之課程理論與實務初探

摘要


在當代社會中,專精的學科知識已經不是判斷人才價值的絕對標準,具創造力的個體方是提升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鑒於單一的專業知識已難以符應多元社會變遷快速的需求,許多國家在課程改革的趨勢上,除了使學習個體在學科內向下深耕專業知識之外,更著重於培育個體具備橫向聯繫不同學科,形成跨領域合作學習的能力,以因應生活情境解決問題,進而理解自身在社會乃至世界中的定位。我國刻正制定中的12年國民教育課程政策,即從專精知識的人才培育,轉為重視跨領域、統整能力與具備全人及公民素養的人才觀。由於藝術活動本身的多樣性與複雜性,使藝術領域的課程建構方式極為多元,除作為獨立之學習領域外,並能與其他學科進行不同層次的統整。前述特質使藝術學門成為在諸多學習領域中,最適於發動跨領域課程的學門。藝術教育廣博包容的特性,也讓各學科在其專業知識中得以發現許多能與美感產生跨領域整合的元素,不僅達到學科橫向多元發展,亦能活化各學科長久分科下普遍有僵化狀況的學習氛圍。於本文中,將自跨領育美感教育的課程概念出發,以教育部所推動之「中等學校跨領域美感教育實驗課程開發計畫」為實務案例,初探跨領域美感教育的課程理論以及實務。

參考文獻


于承平、林俞均(2013)。探討芬蘭教育制度對我國推動12年國民基本教育之借鏡。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雙月刊。30(3),63-72。
王為國(2001)。多元智慧教學的課程設計。課程與教學季刊。5(1),1-20。
林曼麗(2000)。臺灣視覺藝術教育研究。臺北:雄獅圖書公司。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東華書局。
張曉華(2014)。教育戲劇跨領域統整教學課程設計與實務。臺北:心理出版社。

被引用紀錄


呂奕葶(2017)。以多元文化為主軸之跨領域美感教育實踐〔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040120181554540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