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239.148

摘要


佛教學理自東漢末年傳譯開始,歷經約六百年的翻譯、講授,中國人對佛教學理的認知及掌握逐漸產生了歧異,因對經典的認知不同而有不同的詮釋方式,並而有了宗派的產生,前後計有成實宗、三論宗、地論、攝論、天台宗、華嚴宗、淨土宗、律宗、禪宗等,在約六百年間根據相同的經典卻有不同的解釋,並進而產生了這麼多不同的宗派,無寧是一件頗饒深思的事,這其間的關鍵為何呢?佛教教理的差異概略分之,或分為顯密二教,或分空有二宗,或分大小二乘,大乘中又可粗分為般若、如來藏、唯識等係統,各論師所依攝的經典不同,致所詮釋的理念也大異其趣,例如六朝時對『般若』這一概念就有五家以上不同的解釋,『佛性』一詞的定義就約有十三家的意見,對於『淨土』的討論更不用說了。對於這些觀念感到困惑的當首推廬山慧遠法師,曾致書鳩摩羅什法師商討疑義,其後隋慧遠法師著【大乘義章】,對於佛學中有疑的提出來討論,並重新加以解說,這些問題總數達二百多題以上,由這些問題便可得知隋唐之時佛教界中經典解釋紛歧之激烈。在這種情況之下,隋唐的佛學大師便亟思加以整合大小乘經典中解釋之異,這種整合的情況絕非單一狀況,而是通貫所有隋唐間的佛學宗派,連後來的禪宗也加入這一行列,這整合運動即是『判教』,所以透過『判教』遣一課題的探討,對於隋唐佛學如何由紛爭漸趨統一,並發展為教、禪之爭合,實有一決定性的理解。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