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241.171
  • 期刊

開放投資性不動產以公允價值後續評價,企業及投資人之實務因應

摘要


IFRS對「投資性不動產」(IAS40)規定繁多,國內並不熟悉,其中以「公允價值模式」作資產之後續評價,更是國內首例。國內在接軌IFRS近週年時,金管會宣布開放企業自今(2014)年起,投資性不動產後續衡量可採「公允價值模式」,並由企業自行評估及選擇會計政策。對企業來說,今年起財報如何因應?而投資人如何看懂各項新的資訊揭露?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林嬋娟、王炫斌(2019)。導入IAS 40對審計公費之影響會計評論(69),43-82。https://doi.org/10.6552/JOAR.201907_(69).0002
王炫斌(2017)。IAS 40 雙重可選擇性之決定因素與經濟後果〔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0180
嚴宇淋(2015)。國際會計準則第四十一號「農業」 揭露資訊之比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2832
陳婉玲(2015)。不動產業採用IAS 40之問題探討 -以A公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402323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