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101.36
  • 會議論文
  • OpenAccess

经济学新假定框架下的中国收入分配问题探索-对西方经济学三个假定的分析

摘要


西方经济学三个假定对分配理论和政策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关于西方经济学比较权威的说法是如下三个假定:经济人假定,资源稀缺假定,保护私有产权假定。而对经济学假定的重新思考与探索,使我们能够发现中国宏观和微观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根源所在,促使我们探索经济学假定与中国市场经济的适应性问题。我所理解的经济学假定应该是对经济活动中趋于恒定的、反映经济活动基点的、能够为经济活动路线提供逻辑依据的经济本原现象的描述,进而使人们了解经济活动与生俱来的隐含特点。经济学假定不是对经济现象做出结论和阐明观点,而是要最终达到挖掘本质、奠定核心的目的。本文旨在探索和建立新的经济学假定。本文在提出经济学新的假定之前,确定了四个假设方法:一般性假设、同质性假设、失衡性假设、指正性假设。本文探索提出经济学的新的三个假定如下:一是人们获利机会的非对等,二是经济内外变量的非互补,三是公私实际产权的非契约。简称为:获利机会非对等、内外变量非互补、公私产权非契约。在本文提出的经济学三个新的假定框架内,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在获取利益的机会不对等前提条件下,促进相关利益者都能在对方利益保证的同时满足自己的利益诉求和获取实际利益,而不是仅仅研究利润最大化即资本获取最大化利益的问题;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在非均衡经济活动中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相互对立与冲突下,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促进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微观生产的正常运转,而不是仅仅研究资源稀缺下的配置问题或市场与政府边界清晰下的均衡经济问题;经济学研究的是如何给脆弱的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保护机制,以促进产权运作安全化和公民经济生活安全化而最终发挥产权效率和产权作用,而不是仅保护私有产权以及空谈产权保护问题。在用新的经济学三个假定对收入分配理论和政策进行研究时,与三个假定相联系的三个问题无论如何都会绕不过去:一是资本和劳动的分配关系,二是政府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三是收入分配技术性问题。收入分配问题说到底就是这三个问题。本文就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西方经济学三个假定对分配理论和政策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关于西方经济学的假定有不同的版本,比较权威的说法是如下三个假定:经济人假定,资源稀缺假定,保护私有产权假定(王东京等,2002)。经济学的三个假定所涉及的是生产要素问题:经济人--指资本所有者,他们是自利的,一切以利润最大化为动机和出发点(或解释为,他们是理性的,所做一切都是有目的的);资源稀缺--指世界上的物质资源是稀缺的,即经济人用资本购买的物质资源是稀缺的;保护私有产权--经济人进行投资获取的私有财产必须受到保护。三个假定阐明了这样的道理:私有制的建立符合人性特点和自然界特点,经济学要研究如何合理配置资源,私有产权如何受到法律保护,以满足经济人的最大化利益。西方经济学三个假定不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收入分配理论如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体系框架内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和课题。而对经济学假定的重新思考与探索,又使我们能够发现中国宏观和微观分配领域中存在的问题根源所在,促使我们探索经济学假定与中国市场经济的适应性问题。在中国,经济学的这三个假定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经过近300年考验的颠扑不破的真理(王东京等,2002),也有一些学者对三个假定(主要是对经济人假定)从学术的角度提出了看法和质疑(杨春学,1997;胡钧等,2006),还有学者从西方经济学界对确立假定的认识和方法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袁群莉等,2002)。本文试图采用学术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真理是相对的、经济学是有立场的、社会是发展的三个角度对经济学的假定进行认识与分析,重新思考与探索,寻找新的经济学假定,目的是挖掘更为合理与有效的经济理论本质依据,更好地为深化中国收入分配改革实践服务。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