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3.240

摘要


儘管從關節、滑囊或痛風石抽取的抽吸物中尿酸單鈉結晶的存在仍然是參考的標準,但還是可以根據臨床的特徵診斷出痛風。在可行的情況下,患者應隨身攜帶藥物(即“口袋裡的藥丸"方法),早期給予抗發炎治療以改善痛風的發作。別嘌醇(allopurinol)是降低尿酸鹽濃度的第一線治療,應根據達標治療的方法(初始低劑量,然後逐漸增加劑量)給藥,以建立和維持血清尿酸鹽濃度在4.0到6.0 mg/dL之間。痛風的治療必須個別化,並考慮病人併存的心臟代謝和腎臟疾病,這些疾病在該群患者中的比例通常過高。雖然可能有益於相關疾病的管理,但僅靠飲食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並不足以降低尿酸鹽濃度。健保署提醒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平常應做好生活型態的調整,嚴格減少攝取富含普林(purine)的肉類、海鮮、啤酒等食物,並遠離含果糖飲料,應維持標準的體重且每日適當水分的補充,多食用蔬果類、豆製品及乳製品。健保已給付能有效控制病情之多種藥物,如在急性發作期使用之秋水仙素(colchicine)、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以及慢性不發作時期使用之降尿酸藥物,如:allopurinol, benzbromarone, probenecid, sulfinpyrazone, febuxostat等。

參考文獻


臺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2016年診治指引。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降尿酸藥物febuxostat健保108/12/1起放寬給付規定(nhi.gov.tw) https://www.nhi.gov.tw/News)。
Chuang, S.Y., et al. Trends in hyperuricemia and gout prevalence: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y in Taiwan from 1993-1996 to 2005-2008. Asia Pac J Clin Nutr 2011;20:301-8.
Mikuls TR. Gout. N Engl J Med 2022 Nov 17;387:1877-87.
O'Dell JR, Brophy MT, Pillinger MH, et al.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allopurinol and febuxostat in gout management. NEJM Evid 2022;1.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