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在博物館界工作長達22年,先後擔任蒐藏部門主管及館長各職。以其豐富的專業學識及工作經驗,就博物館館長及蒐藏研究人員功能角色之過去、現在與未來作精闢的剖析。作者指出,傳統觀念裡,博物館是珍奇自然物、文化遺產及美術品貯藏的殿堂,予人的印象常是昏暗、陳舊的,只不過偶而有些展示或配合的活動而已。至於任職其中的蒐藏研究人員或主管均為學術修養極高,其年資與歷練更是彼等受社會大眾尊重的重要特質。然而,隨着時代文化的腳步,社會人士對知識之需求、休閒生活結構之豐富、品質之提昇,不僅博物館的功能擴及收集、保存、展示及闡釋四個功能,博物館館長及蒐藏部門主管、研究人員之角色也逐漸轉變中。文中比較英、美各博物館之發展,均由於社會需求及經費之壓力,一改原來「坐等觀眾上門」、「坐等政府撥款」的被動姿態,走出館外,走入市場。尋求觀眾,了解彼等需求,設法滿足之;同時推出廣告、促銷,廣闢財源,或與其他競爭者由有限的甚至相同的財源爭取財務支援。因而,館長及蒐藏研究人員的角色也隨之改變。不僅不能僅憑年資或經驗就可保證彼等享有尊崇的地位,而且「終身職」的觀念已不再適用,純學術或研究的主管時代也已成過去。目前的博物館是休閒生活的綜合,未來又如何?作者斷然指出,不論英、美,未來的館長更須要懂得行政、建築、經費籌措、行銷、公共關係、觀眾研究等等;未來的博物館或美術館主導方向必然是爭取觀眾、掌握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