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9.237.218
  • 期刊
  • OpenAccess

從藝術政策談美術館與觀眾之間的互動關係

摘要


儘管藝術的世界變化萬千、多彩繽紛,但它迷人可親的風貌卻常在美術館不當的教育政策或故步自封的心態下,被蒙上一層高不可攀的面紗。所幸,今日仍有許多創新求變的美術館急於突破傳統藝術教育模式的束縛,企圖以另一種活潑生動、寓教於樂的教育政策,逐一揭去藝術神秘的蓋頭,還給廣大觀眾一親芳澤的權利。本文旨在介紹目前於西方美術館界深受觀眾好評的人性化美術教育政策(the Humanistic Approach to Art Education),希望藉此拋磚引玉,為有心提昇觀眾品質的美術館從業人員提供學習參考的例子。首先,本文綜觀分析傳統藝術教育之於觀眾品質之謬失,藉以輔陳比較人性化美育政策之優點。其次,文章以各角度層面來支持此政策今日施行之必然性與必要性,並簡述其發展歷程。最後,本文歸納出人性化美育政策的四項實行原則,並輔以英國美術館的實例,以此分析闡明美術館與觀眾之間圓滿和諧的雙向關係。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李憶雯(2005)。體驗行銷觀點下之文化消費行為:以台灣地區博物館大型特展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5.01587
龍秀敏(2006)。非營利組織之文化推廣:以宗教型創價學會的角色與功能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9-1107200622021600
尹德月(2009)。國立國父紀念館社教功能及營運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6547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