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43.181
  • 期刊
  • OpenAccess

博物館與弱勢團體

Museums and Underprivileged Groups

摘要


博物館經過時代的演進變革,已被大眾認定具有公益及非營利的性質,因此有責任和義務面對大眾並負起一定的社會責任。但經過仔細的審視發現,並非所有的博物館都負有相同的社會責任,即使公立博物館或非營利基金會所支持的博物館要如何善盡其社會責任,都有角色認定和能力上的爭議。博物館要如何將所獲得的公有資源和社會支援合理分配給全部國民?該分配多少資源給弱勢團體?在財務壓力日增的狀況下如何照顧弱勢團體?都是必須思考界定的議題。本文在討論中提出博物館應該清楚界定自己的社會責任,採取適當明確的立場去面對。另外文中也提出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以下簡稱科博館)和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以下簡稱海生館)採用的方式,並列舉可能的作法,例如平衡資源、檢討資源分配、落實無障礙環境、彈性票價及結合民間與企業力量等方式,來照顧社會上的弱勢團體。

關鍵字

無資料

參考文獻


國政研究報告(科經研092-011號)
陳媛(1995)。博物館三論。臺北:國家出版社。
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臺北:臉譜。
張譽騰(1987)。科學博物館教育活動之理論與實際。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張譽騰(1994)。全球村中博物館的未來。臺北:稻鄉出版社。

被引用紀錄


余嘉盈(2013)。博物館與視障團體合作關係之探討–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自然學友之家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3.00099
葉金鉦(2003)。公立博物館業務委託經營管理效益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33600
許玉明(2008)。博物館對身心障礙兒童之教育活動- 以世界宗教博物館「小天使專案」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1009200813071400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