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3.149.244
  • 期刊
  • OpenAccess

法國博物館研究員培訓系統的成形與流變:從羅浮學院到國立資產研究院

摘要


從羅浮學院到國立資產研究院,本文目的在論述百年來法國博物館研究員培訓系統之演變。法國政府在現代化進程中、政經文教政策遞嬗下,自「純藝術」的信仰桎梏破繭而出,擴張相對狹隘的博物館學而邁向寬廣的資產學-亦即將博物館專業囊括在「資產」廣泛的範疇中。二校課程與宗旨反映此觀念上的變化,自養成博物館相關人才的基礎概念,轉為拔擢及培訓博物館專業要角-博物館研究員-的具體行動;進而在跨學科的理念下,培養能與他種資產研究員合力研究、管理資產的博物館研究員。

關鍵字

無資料

參考文獻


呂一民(2002)。法國通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林貴美編著(1991)。法國教育制度。臺北:國立編譯館。
端木美著(2001)。法國現代化進的社會問題:農民、婦女、教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Bresc, G.(1989).Mémoire du Lou Louvre.Paris:Gallimard.
Bulloc, A.原著、董樂山譯(2000)。西方人文主義傳統。臺北:究竟出版社。

被引用紀錄


賴嘉宏(2016)。分析媒體如何建構國家級博物館之形象-以2009-2015《聯合報》及《中國時報》報導故宮南院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6.01020
施郁帆(2012)。法國博物館管理與行銷研究-以羅浮宮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2.00341
張正俅(2008)。博物館與文化產業的傳播分析—以淡水古蹟群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08.00443
鄭依玫(2016)。文化展示與兒童學習:以客家文化園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0-2212201712263549
林皓貞(2016)。「路徑」的當代想像:法屬新喀里多尼亞創造性文化傳承的實踐〔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4-04092016194247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