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15.15
  • 期刊
  • OpenAccess

Calligraphy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十七世紀的論書

並列摘要


在明末十六世紀前後,書畵大家如董其昌(1555-1636)、莫是龍(?-1582)、陳繼儒(1558-1639)、邢侗(1551-1612)、米萬鐘(1595-1630)等,他們不僅對於詩文之理論鑑賞方面有湛深的造詣,又勤於筆墨,是有思想、有作爲的時期,故成就特高。十八、十九世紀,清代中葉,金石篆刻之學興起,書畵及其理論因之增闢新的境界,書風趨向雄厚古拙奇頴潑辣,日本書道家尤爲嚮往,激成廿世紀的新潮流,以中國古老的形上學銜接現代抽象藝術。比前比後,中間的十七世紀,繪畫方面演變繽紛,書道藝術有失色之慮。明清之際,朋黨結社之風極盛,文藝界亦無例外。自董其昌提倡南北宗之說,以畫人爲宗支,學統之念頗深。十七世紀旣經政變,作家心境別有所寄,多數書家亦卽畫家,放逸在野(藝人並不顧及「正宗」)。本文所論十七世紀之書家,試分作三組,以遺民爲討論標準,藉資探尋美術原理與技術的關係。第一組爲顯宦書家,可以黃道周(1585-1646)、倪元璐(1593-1644)、楊文驄(1597-1645)、史可法(1602-1645)等爲例。四人俱據要津,又傾心翰墨,兼長書法。黃道周歷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兼大學士,倪元璐歷任吏部尚書、戶部尚書、翰林院學士,史可法任兵部尚書、翰林學士,楊文驄任兵部侍郎。淸兵入關,四人先後殉國,亦是忠烈之士。此外書家張瑞圖(1569-1644?)、王鐸(1592-1652)二人,亦任高職。張瑞圖任建極殿大學士,以附魏忠賢被貶;王鐸暮年降清,受禮部尚書,太保之銜。品行雖可議,但近來亦有人爲其辯護。其書法蒼健,骨力方峭,尤以張二水跌宕矯逸,喜用側筆,導諸書家之先,不應抹殺其書學成就(圖一)。黃道周之眞書行草俱表現剛強個性,偏撇側捺,有山谷遺意,大草連綿而倔勁磅礡,變化雖不多,但洒脱不群(圖二)。倪元璐多用側筆,畧似二水,亦有山谷遲澀之意,頗具挺健風神。晚年用筆漸圓,有米元章旋轉姿態,四忠臣中以文正公功力最深,淳厚有味(圖三、圖四)。楊文驄有豪俠聲望,博古好文,與董其昌諸人稱爲畫中九友,戲筆書畫,疏簡閑秀,無劍拔弩張之氣(圖五)。史可法書名為忠節所掩,其書法結體雅正,體勢高逸。有明以來,詩書大中堂巨幅逐漸增多,以大草書鎭壓廳堂,書比畫尤爲適宜。同事之間請求墨寶者日多,傳說張二水係水星,懸其書於室中,可避火厄,流言雖淺薄,但可證明,鎭廳堂多取龍虎威嚴之書,以體勢能動人者爲上選。此四人者,爲明末忠臣烈士而非遺民,書法淵源明初諸大家,所作草書譬諸擊鼓,急節不安而有迫促之感,不似唐人雅韻疾徐調整有致。第二組可舉王時敏、查士標、普荷等爲例。他們追隨董其昌、陳繼儒鑑賞家作風,優秀清雅。王時敏是儒家正統,清高自守。書畫不過是遣興養性,啟發身心而自娛。作隸書大字比畫面鬆放,但仍以工整勝(圖六)。僧普荷詩書畫取南宋馬夏雲烟之態,出入禪理,用鮮于樞禿筆圓鋒,閑野之處,有吳中王寵、周天球趣味(圖七)。査士標以明諸生流寓揚州,書法風姿疏簡,閒退似陳眉公(圖八)。此組書家均文質彬彬,會心之處,力求穩忍,不藉書畫以洩其幽憤。第三組書家是明之遺民,多以書畫爲生,具有高伉強傲性格,孤潔不隨流俗,故其書畫並非遣興,而係代表其整個心情。董其昌力振書畫之學,主南北宗論,所持成見以人品態度爲重。利家行家之見,内外區分。十九世紀阮元(1764-1849)治董說亦分書藝爲南北宗。南宗運筆複雜,温潤可愛,是「帖學」系統,北宗鑿刻簡峭,古拙壯健,是「碑學」系統;惟不涉及人品,則與董說不同。以中國哲理言之,總以性情涵蘊爲上。十七世紀在董之後、阮之前,最顯著的特色全在性情揮發,筆墨章法反在其次。觀查筆墨,董其昌作畫署名「玄宰」,作書署名「其昌」。明初藝人,文徵明、唐寅等書、畫運筆,分界甚明,墨色不同;明遺民書畫則否。陳洪綬(1599-1652)喜用細長毫,其書亦如游絲空瘦,纖而不薄,瘠而不弱,線條轉折粗細,乾濕一如其白描人物,筆少意厚(圖一○)。龔賢喜用墨色,由濃至淡,深淺如其畫,篆筆環柔,婉麗清秀,其書只有小品題畫。半千于畫有長篇大論,自負不凡,于書則無論著(圖九)。朱耷(1626-1705?)程功至老不衰,喜用禿筆作書畫,以篆筆寫行草,率直天眞,一如其人,大智若愚,哭笑隨筆而出,若不假思索,作畫時雖云倣某古人,但所書與某人全不相干,後工篆刻,有引首小幅尤爲可喜(圖一一)。傅山(1607-1684)書名勝于畫名,書道積學至深,亦工篆刻,多出己意(圖一二),嘗云:「寫字不到變化處,不見妙。」一日失足墮巖,見風峪甚深,石柱林立則北齊所書佛經也,摩挲終日,因此醉心北碑粗糙之筆,下貶二王嫵媚,雜記有句:「開米顛一流,子敬(王獻之)之罪,開今日一流,米家之罪,是非作者之罪,乃學者之過也。」又云:「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傅山書畫不輕售人,以教書行醫自養,甲申後每云:「文章小技于道何尊?况茲書寫于道何有?」他所言之「道」是儒家的「世道」,關于寫字有訓子詩: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綱常叛周孔,筆墨不可補,一臂加五指,乾卦六爻睹。誰爲用九者,心與掔爲取。永眞遡義久,不易柳公語。未習魯公書,先觀魯公詁。平原氣在中,毛頴足吞虜。是眞遺民之語,遺民以亡國之痛,又加一重道德情感,這組書畫家,爲人古怪,書畫迥異尋常,不守成規,寧取拙醜支離,雖奇而安,不受貶責。以美學觀察,中國書法的藝術與詩文達意不同,墨蹟本身不如畫隨類描寫。書法全在氣勢姿態,運行骨肉,在線條遲速中發揮其性格。千百年來純抽象的藝術,心地眞誠純潔,能將感觸轉移形質,而此形質並非感觸本身,孕以文史,滋以智慧,是形上之學;於字劃中,間架縱橫而成全人性,此人性不是由古人筆法中倣效而來,而是在藝人傳寫思想的能力。書形雖抽象,可以綿裏藏針,但不是每個遺民都可成爲朱耷、傅山,他們獨到之處是不可學不可倣的。他們新奇之處,各自成爲獨立的面目。石濤是近三百年來最深刻的文藝家,無論在畫面上,或在畫理上,都精微警悟。他對自己書法不甚注重,多爲小品,喜用新筆,參用隸法寫經體,時常隨手用畫筆以極淡之墨題詩(圖一○)。苦瓜和尚《畫語錄》中開章第一篇爲《一畫》,在第十七章《兼字》中解釋「一畫」如下:墨能栽培山川之形,筆能傾覆山川之勢,未可以一丘一壑而限量也。古今人物無不細悉,必使墨海抱負,筆山駕馭,然後廣其用。所以八極之表,九土之變,五岳之尊,四海之廣,放之無外,收之無内,世不執法,天不執能,不但其顯于畫,而又顯于字。字與畫者具其兩端,其功一體。一畫者,字畫先有之根本也。字畫者,一畫後天之經權也,能知經權而忘一畫之本者,是由子孫失其宗支也……。石濤的藝術之本爲「一畫」,是太朴之根,是由「觀解」經「字畫」之技而成「形質」。形質有其經權變化,各時代各藝人不同,由一畫而演變是「宗支」。不以藝人的成功爲宗支,而分内外正邪之見。藝人須「能收,能放」是大智不泯之本。因此「世不執法,天不執能」這種精警語錄,最能代表十七世紀的遺民精神。

並列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