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96.5
  • 期刊
  • OpenAccess

論電力自由化下虛擬電廠之商業模式:德國Harz示範計畫之經驗及對我國之政策意涵

摘要


虛擬電廠是當前全球電業發展重要趨勢之一,其發展之基本前提為電力市場自由化,並可進一步確保電力市場眾多參與者(包括配電端與用戶端)之合理競爭,有助於消費者利益之維護。本文探討德國「Harz再生能源示範區」虛擬電廠(VPP)之基本結構及商業模式,該示範區進行虛擬電廠的實際運作,藉由虛擬電廠之整合與調控,將分散式電源導入集中市場與零售市場銷售,增加其市場競爭能量。文中深入分析該示範區的兩種商業模式:其一為虛擬電廠作為電力聯營協調商在集中市場銷售電力,其二為在示範區實施住宅用戶的動態電價與需量反應(Demand Response)。整體而言,該示範區引進VPP機制,目的在使再生能源逐步從政策補貼轉型進入電力市場,提升再生能源在電力市場之競爭力,一方面提供市場上現有的VPP擬定更具前瞻性的商業策略,另一方面也讓政府相關部門重新檢討電力市場競爭政策,推動能源法規架構之革新。本文參考德國經驗,考慮我國電業現況,認為我國發展虛擬電廠之商業模式及政策推動,宜分階段進行,亦即先發展虛擬尖峰容量,再發展虛擬電廠,進而建議臺灣未來虛擬電廠應可發展出「前一日獎勵型商業型虛擬電廠」、「前一小時獎勵型商業型虛擬電廠」、「技術型虛擬電廠」等商業運作模式,以達成虛擬電廠與既有電廠(包含臺電公司、民營電廠等)彼此合理發展的空間,並有助於維護且提升消費者福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