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253.93
  • 期刊
  • OpenAccess

從租稅國理論談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財政體制之變革

Financial System Reforms in Mainland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ax State Theory

摘要


德國財政經濟學家葛德雪(Rudolf Goldscheid)與奧地利財政經濟學家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在面臨一次世界大戰後,奧地利出現財政危機時的因應之道提出各自見解。葛德雪認為財政危機突顯自由經濟底下的財政租稅制度已經不合時宜,應改變既有的經濟與財政體制以適應新的變局;熊彼得則提出反駁認為,這些困境其實不應被視為對經濟體制的衝擊,自由經濟體制與租稅國制度不應該因此而被廢除,只需要加以修正便可以因應時局。本文認為,大陸在20世紀整個財政體制的轉變,恰可體現兩位經濟學家的爭辯,並突顯熊彼得見解或較能符合時代潮流。大陸面對經濟低迷的情勢,採用近似於葛德雪的主張,即摧毀自由經濟制度,以一套全新的財經體制作為改革方案。在財政體制方面,1950-1980年代計畫經濟下的大陸,均以國有企業上繳利潤為國家主要財政收入,然而,巨大的財政壓力、大環境的轉變以及中央政府權力迅速流失,迫使大陸必須對既有的財政體系力行改革。1980年代與1994年的兩波稅制改革,不僅改善大陸既有的財政體系、擴大並優化稅源,中央政府的權力與職能大幅提升,也使得大陸在邁向租稅國家的路上更進一步。大陸在這一系列的改革過程中,財政與稅收體制上逐漸向自由經濟體制下的財政制度靠攏,其實印證熊彼得對於自由經濟與租稅國的辯護與主張,確有其卓見。足見,倘國家因戰亂等危機導致財經委靡不振,其實並不需要摧毀自由經濟制度底下的財政體制,反而應設法加以完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