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70.93
  • 會議論文

兩岸新媒體科學傳播之能源新聞文本框架分析:以《風傳媒》與《澎湃》為例

摘要


傳播學視傳播為一種共享信息的過程,從媒體的角度來界定科學傳播,可將科學傳播定義為科學的公眾傳播(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著眼點在於「公眾」,如何讓公眾最有效地學習運用科學知識、如何使公眾在接受科學機構聲明的同時而不盲目、如何在媒體報導下促進公民的科技決策參與。媒介在科學及科技知識的傳播的功能不僅止於媒介科學的訊息,其實也在形塑科學的訊息(Dimopoulos & Koulaidis, 2002)。高夫曼(Goffman)提出框架理論(frame theory)指出對於大眾傳媒來說,框架就是一種意義的建構活動,在社會當中,對於特定的議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詮釋框架,而新聞媒體則是各種框架出現的場域,這些框架將彼此競爭,爭取各方的認同。新聞框架,就是指媒體在報道某個事件時,基於某種特定的看法,通過反覆使用特定的關鍵詞、比喻、圖片或論調從某個固定的角度來說明問題。新聞框架的存在使事實的全體和背景簡單化,容易引導受眾只重視問題的一個方面,而忽視另一些方面。因此,媒體中的任何信息都是帶有媒體自身的偏見,當科學藉由媒體“擴散”到公眾時,這種偏見也是不可避免的,科學的形象實際上只是科學在媒體中的形象。因此,本文嘗試從兩岸的新媒體如何報導相同事件,討論並比較個別媒體的框架,進而提出新媒體在科學報導中的問題。在科學傳播的事件上,本文選擇了「離岸風電」的能源事件,臺灣的新媒體部分,選擇了甫獲2017年台達能源與氣候特別獎的《風傳媒》「德國廢核之路系列報導」(http://events.storm.mg/offshore/),其中「如何向海借電」專題介紹德國離岸風電發展,敘述聯邦政府如何透過示範計畫、及單一審查窗口提供完善的政策支援,讓離岸風電發電量足以供應包括首都柏林和布蘭登堡邦在內的300萬家戶一年所需的電力,同時也把工作與產值都留在德國,進一步帶動產業商機。評審認為,「德國能源轉型之路」,在全球堪稱最佳參考範例。另外在中國大陸的新媒體部分則是選擇了隸屬於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的《澎湃新聞網》,該新聞網的財經頻的中的〈能見度〉,是主要關注新的能源技術、新的能源政策、新的能源商業模式與新崛起的能源企業。並以關鍵字「海上風電」所搜尋到的9則標題新聞進行分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