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184.90
  • 期刊
  • OpenAccess

對後殖民詮釋的再思考:以臺北帝國大學正門為例

摘要


臺北帝國大學正門在近一百年的時間裡,曾數次成為校園內部與臺灣政治社會的焦點,人群不斷在此活動、議論正門地景的更替,以風格、美學與殖民帝國主義詮釋正門,卻少關心正門本身的原始樣貌與物理特質,針對建材、設計原因與意義加以討論。本文以歷史考古學角度分析物質變化與意義,先借助美術考古的方法,將正門拆分為不同屬性的元件,以元件與其他帝國大學進行比較,得出臺北帝國大學正門的具體特點。為補充元件分析失去的整體視野,繼而採取Ian Hodder 對人與物之間相互糾纏的理論,嘗試建立正門施造的網絡分析。結合此兩種方法,得以從空間、造型與象徵三種面向,理解殖民外的設計脈絡,從地理條件、成本與設計需求理解臺北帝國大學正門。本文作為廣義的「後殖民詮釋」,希冀以此拋磚引玉,說明相關研究值得分撥關注回物質本身,深化臺北帝國大學正門的後殖民研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