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56.18
  • 期刊

從「美麗島軍法大審」看國民黨當局對黨外力量的壓制

摘要


從1979年12月10日「高雄事件」開始,歷經「美麗島大逮捕」前後的輿論狂潮,到黨外美麗島人士紛紛落網後展開的偵訊與起訴,都引起海內外各界空前的關注,種種因素交雜下讓1980年春「美麗島軍法大審」這場公開審判成為台灣戒嚴時期的破天荒。期間允許海內外媒體全程報導,更是黨國媒體控制結構下之首見,讓黨外力量的資訊、政治論述透過主流媒體逐字報導法庭陳述而得以大量傳播出去。本文以「美麗島軍法大審」為討論中心,分析國民黨當局如何藉由公開審判以壓制黨外力量,包括在大審前黨國統治結構之權力運作,以及黨外人士和同情被告方在與當局權力不對等下有限的抗衡機制,並從法庭上的叛亂控訴,分析當局欲以「台獨」、「暴力奪權」、「海外陰謀」、「與共產黨連結」等四項「叛亂言行」達成壓制黨外力量之企圖。然而,國民黨當局對美麗島被告的公審,不僅未能遏制黨外力量的發展,結果卻適得其反。

參考文獻


劉鳳翰、何智霖訪問,何智霖紀錄整理:《梁肅戎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1995),頁196-97。
劉鳳翰、何智霖、陳亦榮訪問,何智霖、陳亦榮紀錄整理:《汪敬煦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1993),頁142
張祖詒:《蔣經國晚年身影》(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頁164
陶百川:《困勉強狷八十年》(台北:東大書局,1984),頁429。
新台灣研究文教基金會美麗島事件口述歷史編輯小組編:《暴力與詩歌:高雄事件與美麗島大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