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184.214
  • 期刊

甘肅省民勤縣「移丘戶」問題與近代國家水利現代化

摘要


在環境與社會關係的研究中,「邊緣人群」所發揮的作用往往被忽視,邊緣人群與區域主流社會形成的「中心-邊緣」關係實際是國家制度和權力運作的結果,如果國家權威性減弱,就會出現國家力量在區域社會中的缺位,往往導致邊緣人群試圖破壞既有秩序以擺脫自身的邊緣地位,引起區域社會的長期動盪。本文從甘肅省民勤縣「移丘戶」這一邊緣人群的視角審視二十世紀上半葉河西走廊地區的水利現代化進程。民勤「移丘戶」世代被清政府貼上身份標籤,在當地無權開渠引水,灌溉次序排在全縣末尾。清王朝解體之後,他們開始試圖破除自己在水利秩序中的邊緣地位。1930年代隨着河西地區氣候暖乾化,「移丘戶」對體制的衝擊愈演愈烈。國民政府直接管理河西地區農田水利後,「移丘戶」與普通民眾的爭水械鬥成為民勤水利現代化轉型的最主要障礙。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移丘戶」身份問題才真正被解決,實現了民勤農戶的水利權力平等及現代灌區建設。本研究試圖由此展現國家存在與缺位兩種情景下,區域人群的「中心-邊緣」結構將產生何種變化。

參考文獻


李並成:《河西走廊歷史時期沙漠化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王培華:〈清代河西走廊的水資源分配制度——黑河、石羊河流域水利制度的個案考察〉,《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3期:頁91-98
王培華:〈清代新疆的水資源分配制度〉,《西域研究》,2015年第3期:頁87-92
潘春輝:〈清代河西走廊水利開發與環境變遷〉,《中國農史》,2009年第4期,頁123-30。
張景平、王忠靜:〈從龍王廟到水管所——明清以來河西走廊灌溉活動中的國家與信仰〉,《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3期,頁77-8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