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7.68.197
  • 期刊
  • OpenAccess

經學傳承:《書經》之中外詮釋

摘要


經典的傳承,使文化延續而豐厚。承傳的工作,中國歷代從無間斷。《尚書.堯典》之成篇與《史記》的寫成,中間相隔約300年。司馬遷迻録《堯典》,在文字上作出明顯的變换以適應其時的語言特質。這些轉换,説明典籍的傳承,所保留的未必是典籍的原本面貌,所有現存的典籍,最少在語言上都作出了很大程度的轉换。現代的西方漢學家,在《尚書》成篇之後二千多年,亦試圖藉文字的翻譯,將中國的古代文化傳播至西方。瑞典學者高本漢所寫的《書經注釋》,其中頗有誤解之處,説明東西文化差異的鴻溝,極難跨越。由此可見,經典的傳承工作,非常艱鉅,必須多方的不懈努力,纔不致失傳。

參考文獻


段玉裁《説文解字注》,《説文解字詁林》,臺北:商務印書館 1976 年版,第 13 册
章太炎《經學略説》,收入孫世揚校録《國學略説》,香港:寰球文化服務社,缺出版年版月,第 37 頁。
程發軔《國學概論》,臺北:編譯館 1969 年 10 月版,上册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學生書局 1990 年
左丘明傳、杜預注、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本,第 6 册,第 208 頁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