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9.166.75
  • 期刊

山河變色 人事已非-從悼亡詩看明清鼎革之際的悼亡現象

摘要


悼亡詩源自先秦,經過魏晉南北朝的「名篇定格」,唐宋的顛峰之作,發展至明清不僅在數量上更勝既往,且其内容也不如以往般單純,而是更頻繁的和愛國懷舊情感相融,這樣的書寫形成清初悼亡詩的特色,也因此凸顯其時代意義。明清悼亡詩數量的大增,不僅與當時的社會風氣有關,更與易代之變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性。此時期文人間素有作品唱和之風,而悼亡之作亦用於唱和,不僅是將傷懷亡者的私人情感公共化,且蘊藏有更多的時代性及文人交友網絡的社會性。而内容更涉及,書寫者對亡者的個人回憶、文人間悼亡詩作流行、家國之思融於詩作等特色,也展現出書寫者個人記憶、集體記憶與文人群體意識的交集。本文欲透過明末清初悼亡詩的發展,探討當時的悼亡風氣與社會、文化記憶間的關係。

關鍵字

明清鼎革 悼亡詩 集體記憶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