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190.167
  • 學位論文

財產來源不明罪法制化之研究

The research on the illicit enrichment of public servants

指導教授 : 黃錦堂

摘要


我國從民國84年起,法務部雖多次提出草案,希望於《貪污治罪條例》中增訂財產來源不明罪,但因遭質疑違反無罪推定、緘默權、不自證己罪之原則,所以一直無法立法通過。直至前總統陳水扁家族疑似洗錢案,行政院乃於2008年9月提出《貪污治罪條例》第6條之1及第10條之修正案,增訂「公務員違反不明來源財產之說明義務罪」,並於2009年4月3日經立法院將原條文中「嫌疑者」修改為「被告」成為「貪污罪被告不說明財產來源罪」後三讀通過,同年4月22日施行;但是本罪是否侵害對被告之保護,即是否侵害被告無罪推定、緘默權、不自證己罪之原則,又是否能通過法律明確性及比例原則之違憲審查;而我國現行通過之法律是否真能發揮其應有之效果,還是只有備而不用之宣示效用,引起各界之討論。 本文在經過探討無罪推定、緘默權、不自證己罪原則、非絕對不可用法律加以限制,且在符合法律明確性及比例原則下,發現欲瞭解公職人員是否有貪瀆,從公職人員每年財產是否有異常增加,予以比對為最有效之方法,所以未來修法如能將「財產來源不明罪」配合制訂於「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中,應是最便捷有效之途徑。但是「財產來源不明罪」亦非整飭貪瀆之萬靈丹,政府還是必須建構綿密之防貪法網,讓陽光法案環環相扣,並且配合制定相關行政規則,以落實執行肅貪工作;當然最後執政者肅貪之決心,並喚起全民之配合,才是未來肅貪是否能有成效最大關鍵之所在。

參考文獻


王玉民,1999。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洪葉文化。
余振華,2008。「刑法瀆職罪章與貪污治罪條例合併規定之檢討」,法令月刊,第59卷第6期:27-55。(06月)
吳景芳,1994。「國際刑事司法互助基本原則之探討」,臺大法學論叢,第23卷第2期:331-335。
林昱廷,2007。論本國貪污犯罪防制之特別規範,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漢強,2004。臥底偵查法制化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被引用紀錄


喻照麟(2016)。中國大陸反貪腐工作之研究-以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角色與運作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6.01075
陳建宏(2011)。都會區警察派出所員警風紀影響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0207201100215700
邱怡如(2014)。我國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制度之研究─兼論「財產來源不明罪」〔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357190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