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199.243
  • 學位論文

我說、我是、我感、我在~一位社工員自我的生命冒險與轉化

A story about the adventures and transformations of a social worker.

指導教授 : 楊培珊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中作者透過敘說與書寫,進行自我詮釋及理解,同時反思生命,放下工具理性的方法,用開放、真實的態度看待切身的環境與生命經驗,開始了我說、我是、我感、我在的歷程,產生了獨具意義的個人知識。 故事中,一個異議者從教育及體制中的困與鬥、荒唐、邊緣與挫折中長大成年,到進入老人服務工作的現場經驗,有所感動、有所確立,成為了一個社工,往後卻在面臨知識權力、考試、現實壓力、社會期待時逐漸迷失與受限,苦悶中開始想著如何從限制中找到自由與突破。 開始學著說故事後逐漸甦醒,理解到生活經驗即知識,也似乎發現生命的源頭活水。深嚐了挫折、孤獨與苦悶的意義,產生對抗異化的決心;從自己的故事中獲得的感動使得主體性與情感終得復癒與釋放。在敘說過程中發現了自我的「已是」、「正是」、「能是」,原來獨特生命歷程裡的活生生體驗都是精彩的冒險,自己其實有能力成長與轉化為更理想的自己,學習遊戲、歡笑與愛,生活的收穫是生活本身,它可以是自我實現、是藝術創作、是自由的存在。

關鍵字

生命故事 敘說 詮釋 主體性 社工 知識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life story narritive hermeneutics subjectivity social work knowledge

參考文獻


翁開誠(2008)成人之美的在地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輔仁大學
Denzin, K.N.著,張君玫譯(1999)解釋性互動論,台北:弘智出版。
王增勇、陶蕃瀛(2006)專業化=證照化=專業自主?應用心理研究第30期。
何粵東(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第25期。
夏林清(2004):一盞夠用的燈:辨識發現的路徑,應用心理研究23期,131-156。

被引用紀錄


劉庭歡(2013)。社工系學生對社會工作者形象之初探研究-以新北市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06092013060754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