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53.209
  • 學位論文

古廟宇新價值:日治中期張麗俊主導下豐原慈濟宮的修築意義

The Renewed Value of an Ancient Temple: The Significance of Fengyung Ci-Ji Temple’s Renovation Project Conducted by Chang Li-jun in Colonial Taiwan

指導教授 : 顏娟英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日治中期臺灣興起的廟宇修築風潮,牽涉到當時的經濟、宗教、交通以及政治制度等因素,層面非常廣泛。筆者從廟宇修築的主導者切入,釐清修築過程中人到物等複雜的因素,使建築物回歸到所處的時代歷史脈絡,才能夠了解廟宇修築的意義。因此筆者憑藉著文獻、前人的研究以及現今豐原慈濟宮建築,讓整棟廟宇建築具體的呈現出變動的樣貌。慈濟宮雖然只是整體廟宇圖像中的一小片,但是這一小片中在空間、時間、人物、事物等方面都有提供明確的範圍,易於按圖索驥。 建築和人的關係是無法分割的,廟宇建築對人們來說是生活的一部份,而廟宇藝術呈現出來,就是人對生活最真實的反映和期許。廟宇修築中最重要的就是凝聚群眾的力量,不僅僅是權力運作的層面,而是漫長的爭取各方人士認同修築廟宇,以及願意贊助的過程。尤其廟宇修築後所呈現的樣貌,必須是當時群眾所能夠理解和接受的空間秩序以及視覺圖像,所以主導廟宇修築的人,必定是貼近群眾生活,熟悉公眾事務的人。 本論文的研究根據《水竹居主人日記》,以及日治時期修築帳簿的記載,配合著視覺材料,完整呈現出建築物本身豐富的史料性與獨特性。張麗俊身為慈濟宮的修繕總理,於私人日記中詳細記載著豐原慈濟宮大正六年(1917)~昭和25年(1936)修築過程,並且投注大量的精神和心血在修築這間媽祖廟。他認為慈濟宮的修築,可以凝聚地方民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將傳統漢學素養與儒家價值觀融入廟宇藝術,對一般大眾發揮潛移默化的功效。這種地方文化的認同感,是來自於臺灣民間文化的傳承,經由張麗俊主導慈濟宮的修築過程,凝聚了豐原地方民眾對於自己歷史文化的認知。同樣地,日治時期臺灣各地的廟宇修築,也在新舊交替的時代氛圍中,形塑出地方的文化意識。

並列摘要


Temple renovation prevalent in Taiwan under the period of Japanese rule, that involve in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economy, religion, traffic, political affairs, etc. Temple renovation was extensively involved in many aspects. Architecture for reporting facts in their historical context by seek the dominant role. A survey of history, geography, society, culture, etc, the meaning of temple renovation would to explore.

參考文獻


林美容,《彰化媽祖的信仰圈》, 臺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0。
《臺灣寺廟建築大師:陳應彬傳》,臺北市:燕樓古建築,2005。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寺廟與齋堂》,臺北縣蘆洲市:博揚文化,2004。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淡水廳築城案卷》,臺北市:臺灣銀行,1963。
李政隆建築師事務所,《嘉義縣新港奉天宮研究及修護計劃》,臺南縣:臺南縣政府,1994。

被引用紀錄


饒祖賢(2016)。日治時期神岡呂家與后里毘盧禪寺的建築新樣貌〔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0161
吳瑞真(2013)。空間的肆應 --日治時期屏東宗聖公祠與美濃廣善堂傳統祠廟建築中的時代新思維〔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059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