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6.77
  • 學位論文

信用保證、金融機構與經濟成長-台灣實證研究

Credit Guarante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Growth - The Case of Taiwan

指導教授 : 許振明

摘要


許多研究台灣經濟發展的學者公認成功的政府政策是台灣經濟快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許多的政策、機構與制度,在過去的台灣經濟發展過程都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金融市場上存在的資訊不對稱,使金融中介機構往往採用信用分配的方式,來減少資訊不對稱造成的逆選擇與道德危機的問題。許多較弱勢的族群因缺乏足夠的抵押品,不易從正式的金融體系取得足夠的資金,而這些弱勢族群在台灣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又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中小企業,因此政府會對市場進行干預,如提供信用保證政策。 在針對台灣信用保證相關的實證研究中多屬於基金績效與運作的探討,很少有論及信用保證與經濟成長的相關研究。因此本研究以台灣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進行實證分析,探討信用保證與經濟成長的關係,了解政府對金融市場的這項政策干預的政策有效性,與考量此項政策下金融中介與經濟成長的關係。 由於若以單向的一條迴歸式估計來分析各變數對經濟成長的影響,會忽略模型中的許多變數都可能有內生性的問題,採取普通最小平方法估計模型,會造成估計係數不具有一致性,且有學者發現金融中介對經濟成長的影響或如信用保證的政府干預性政策在長短期的效果會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採用以向量自我迴歸模型為基礎的 Johansen共整合檢定法分析政策長期的效果,且採用向量誤差修正模型來探討短期關係。 經共整合檢定由共整合向量得知,在長期金融中介對經濟成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信用保證的發展對經濟成長也有顯著的正向影響,由經濟成長的誤差修正模型估計,顯示在短期中金融中介與信用保證發展對經濟成長有顯著的影響。由Granger因果關係檢定得知金融中介與經濟成長有雙向的因果關係,信用保證發展與經濟成長有單向的因果關係,金融中介對信用保證發展有單向的因果關係。 由實證結果推論台灣中小企業信用保證政策對於降低金融市場上資訊不對稱造成的效率低落,對經濟表現的貢獻,可能大於政府政策干預市場所造成可能的一些負面影響,進而促進經濟成長。

關鍵字

信用保證 經濟成長 共整合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王瑜琳、林啟淵,2002,”強化農業信用保險機制之分析”,農業經濟叢刊,7:2,91-06,頁207-229
許明滄,2006,”票券金融公司之經營管理與未來發展策略”,碩士論文
劉壽祥、鍾景婷、王尚文,1994,”中小企業財務融通策略”,中華經濟研究院,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委託
李建強、洪福聲、黃柏農,2005,”金融發展與經濟成長的關係會消失嗎?--門檻迴歸模型之應用”, 經濟研究,41:1,頁 45-74
洪福聲、李建強,2002,”訊息不對稱、貸款保證政策與經濟成長”,經濟論文,30:3,頁311-340

被引用紀錄


陳彩勤(2017)。台日中小企業信用保證政策效果之比較研究-2008年金融風暴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7.00331
陳嬿如(2009)。政府干預信用分配對外部資金取得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09.00601
謝慶林(2007)。企業金融放款、消費金融放款與總體經濟因素—台灣實證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7.0078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