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6.187.24
  • 學位論文

民國乃敵國也:清遺民與近代中國政治文化的轉變

指導教授 : 古偉瀛 王汎森

摘要


本研究旨在討論中國從帝制到共和政治文化轉變下的認同(identity)。通過民國初期的一群人物――清遺民的政治認同和態度,從而理解近代中國自傳統邁入現代後,各種思想交錯下複雜的現象,及其內在變化的動力。 為了能夠充分瞭解清遺民的政治認同和態度,我們應該擺脫過去視角,看待這群人既定的形象,認真從歷史脈絡中重新挖掘其定位。換言之,分析遺民的動機與行為時,有必要加以「去熟悉化」如此才能掌握他們的心態和處境。針對如此課題,本研究除緒論、結論外,預計共分為七章來分析。 第一、二章主要想呈現忠清遺民的出處(appearance),透過他們在民國後的活動範圍及儀式認同,釐清其心態。事實上,對清遺民來說,每個人「決定成為遺民」的態度,其實並非完全一致。當中原因,固與清室和平退位有關,缺乏了像歷史上改朝易代那樣激烈的政治暴力,效忠清室故國的作為也顯得相當紛歧。此外,由於對民主共和的抉擇不一,有些遺民在清室退位之時,便積極投入反對民國的活動,但另有些人卻要直到某些政治事件發生(如張勳復辟、溥儀被逐出紫禁城等),受到了某種情感的刺激而影響其政治態度。所以,清遺民與歷代遺民的處境和心態,顯然殊異而且複雜,極難以單一的向度來區分。此為這兩章所欲探討的主題。 第三、四章扣緊政治和文化的關聯,交互探索清遺民的認同。第三章以文化政治(cultural politics)的取徑,討論清遺民的各項著作,藉由他們的書寫中,釐清有關自我認同的問題。我將從他們集體參與編纂《清史稿》和地方志,乃至於個人的著作如遺民錄、碑傳集、詩話等體裁來分析。第四章則是針對遺民在民初政治的主張和活動,其中有關五代觀、孔教、共和等,還有設立讀經會,都是他們當時主要的言論,可以進而來推究其「重建社會秩序」的主張和思想。 第五章與第六章是自輿論的角度,檢視清遺民的形象及其變化。第五章涉及清遺民的學術成績,隨著時局形勢,傳統學問正逐漸面臨新學的挑戰,而清遺民的學問慢慢被視為「古董化」傾向,「遺老」一詞也開始出現負面說法。1924年溥儀被逐出紫禁城,原來的皇宮成為「故宮」,象徵新/舊學術意義上更替。第六章集中以王國維的自沉為例,分析來自各方的言論。王氏之死曾引起眾聲喧嘩,各種議論紛紛出現,我們頗可從中瞭解清遺民堅持的道德精神,正逐步在環境現實下遭受「失語」(voiceless)處境,而另一套對王氏的歷史記憶和評價定位開始出現,此一現象正可說明政治文化的變化。大抵而言,這兩章要討論的層面均將涉及情感的轉變。 最後一章試圖分析清遺民和滿洲國的關係。對清遺民而言,滿洲國的建立毋寧有著民族情感和利益上的糾葛,但他們究竟怎樣來平復此一矛盾和衝突?本研究嘗試指出:清遺民面對1930年代民治和獨裁爭論,使得他們在左/右傾兩條政治路線中,尋覓自我政治認同及安身立命之道。就此一角度思忖,滿洲國非惟是清遺民最後奮力一搏的訴求,也是在帝制到共和路途上,尋求理想國度的表現。儘管滿洲國後來未必按照這樣的理念進行,但不妨視為中國民眾(特別係清遺民)在對民主政治抉擇?堙A另一發展出來的面向。

關鍵字

清遺民 復辟 滿洲國 政治文化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Qing loyalist restoration Manchkuo political culture

參考文獻


《中華新報》(上海),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影印,1970。
《太平洋報》(上海),微捲,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時報》(上海),微捲,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王家儉,《魏源年譜》,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7。
王爾敏(編),《袁氏家藏近代名人手書》,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被引用紀錄


鄒金喜(2009)。從「此邦俗亦偷」到「今日日光輝萬國」:鄭孝胥日本觀的轉變歷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09.00075
凃柏辰(2008)。清閑與戒懼──晚明山人陳繼儒及其形象變遷〔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2257
黃崇凱(2008)。晚清民初知識人社會角色的轉變——以1903-1927年的章士釗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1928
謝宜靜(2007)。民國初年觀畫論畫的現代轉型--以上海地區的西畫活動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1-0207200917350175
陳建守(2007)。燕京大學與現代中國史學發展(1919~1952)〔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91020081054134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