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1.200.180
  • 學位論文

北宋儒學道論研究: 以范仲淹、歐陽修、卲雍、王安石為探討對象

Confucian Dao-Discourse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Fan Zhongyan, Ouyang Xiu, Shao Yong, Wang Anshi

指導教授 : 夏長樸

摘要


本論文的目的在呈現一個思想史或學術史上的事實,即北宋仁宗慶曆之後,在儒學之內曾經形成一個論道的高峰。此一論道高峰在學術史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一,它既是承繼中唐以降以及宋初的論道傳統而來,同時又具有強大的創新力。它出現在一個推崇議論的時代,一個思想自由的時代,儒、釋、道三教之間的競爭與融合兩種趨勢同時趨進。這也是這個時期論道風氣盛行的最直接原因。第二、儒學之內對「道」的詮釋,可謂議論紛紛,絲毫沒有定於一尊的意思。即使是王安石《三經新義》頒行,作為舉業準式,異「道」之論仍然不絕。第三,值得留意的是,他們都在當時所謂「傳道」說的系統之外。他們不一定反對「傳道」說,但是他們並未附和。這便顯示他們對「道」都有相當獨立的見解。第四,對應於理學而言,透過本論文的研究,可以瞭解在理學形成之前或正在形成的過程中,北宋儒學界曾經有過一個論道熱烈的時期,出現非常豐富的道論,其中有的成為理學茁壯的養分,有的是刺激理學成長的學說。可見,理學中大部分的課題,都不是突然出現的。第五,此時期道論的四種類型,在理學形成、並成為儒學主流之後,逐漸只剩下第二種類型「天道與人道是本質的一貫」最盛,其他類型中的道論,或為理學所吸收,或逐漸沈寂。

關鍵字

儒學 道論 范仲淹 歐陽修 卲雍 王安石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中國哲學史新編》 馮友蘭。台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 余英時。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3。
《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 張亨。台北:允晨文化出版事業公司,1997。
《唐代文學論集》(上) 羅聯添。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
《儒道天論發微》 傅佩榮。台北:學生書局,1985。

被引用紀錄


游上儀(2018)。歐陽脩《詩本義》與毛《詩》學的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800300
李艷芬(2012)。宋代前期「共治天下」概念的形成與內涵〔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10853
洪淑芬(2006)。論儒佛交涉與宋代儒學復興--以智圓、契嵩、宗杲為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6.01580
張純華(2016)。李覯的教化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6-041120161442060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