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2.119.251
  • 學位論文

以增益飽和光放大器濾波之自發放大光源注入弱共振腔二極體雷射為分波多工被動光網路發信機

Injection-locking of Weak-resonant-cavity Laser Diode by Using Gain-saturation SOA Filtered Spectrally Sliced ASE Source for DWDM-PON Transmission

指導教授 : 林恭如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隨著人口的增加,高位元率的傳輸越來越受到重視,應用分波多功的被動光纖網路在光纖到家的系統中,顯然是一個可行又相當便宜的方法。 為了降低分波多功的被動光網路系統的成本,已經有很多應用在分波多功光網路的光源被提出來,如光譜很寬的發光二極體、單模雷射、利用放大後的自發幅射光源注入鎖模費比布洛雷射、雙相注入鎖模的反射性半導體光放大器等等。 儘管利用單模雷射可以使傳輸表現良好,但是因為應用在分波多功光纖網路的單模雷射製造波長沒有辦法控制精準,因此製造成本相當昂貴,且波長會隨溫度的改變而飄移,需要溫度控制器來固定溫度,因此我們使用自發幅射光源注入費比布洛雷射的傳訊器為光網路單位,探討這樣子的分波多功的被動光纖網路系統。 本篇論文討論在200億赫頻寬的陣列波導分波多功器被動光網路系統中,以端面1%反射率的弱共振腔法布里-珀羅雷射為上傳傳訊器,使用223-1 偽隨機二進位序列並以2.488億位元/秒直接調變共振腔法布里-珀羅雷射,分別分析在單向上傳系統以及雙向傳輸系統中,受到自發幅射寬頻光源經過陣列波導濾波器注入鎖模後弱共振腔法布里-珀羅雷射的傳輸表現。 在單向上傳系統中:利用自發幅射光源注入雷射達成無色操作時,注入光源的相對強度雜訊以及光源的端面、連接面反射影響傳輸表現甚巨,因此改在光網路單位端使用頻譜切割的自發幅射光源配合一增益飽和之半導體光放大器可有效地分別降低注入光源的相對強度雜訊4.5分貝、端面反射量6.3分貝,可將上傳訊號的消光比從8.9提升到9.6分貝、訊雜比從5.9 提升到6.3分貝。 在這樣的單向上傳系統中,誤碼率為10-9的接收功率在背靠背的傳輸狀態下可達到-26分貝毫瓦,即使經過25公里光纖傳輸,誤碼率為10-9的接收功率仍可達到-24.8分貝毫瓦。 另外,對於弱共振腔法布里-珀羅雷射在自發幅射光源注入鎖模後的增益飽和狀態下,提出訊雜比對於注入功率變化的理論模型,並進一步探討上傳訊號訊雜比與消光比對於誤碼率為10-9的接收功率之影響,可發現對於誤碼率為10-9的接收功率,訊雜比比消光比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 在雙向傳輸系統中:為了可達到波長可獨立操作,不受溫度或外在因素影響,以及降低雙向分波多功的被動光纖網路系統的光源成本,在通訊局端機房使用結合200億赫頻寬的陣列波導分波多功器頻譜切割和增益飽和半導體光放大器濾波技術之自發幅射光源,將其以2.488億位元/秒外部調變後做為下傳訊號;在光網路單位端,藉由另一顆半導體光放大器增益飽和特性搭配弱共振腔法布里-珀羅雷射被注入鎖模後增益飽和之特性,將下傳訊號抹平成近乎連續波光源,用來當作注入光源,然後以2.488億位元/秒直接調變注入鎖模之弱共振腔法布里-珀羅雷射當作上傳訊號,以達到下傳光源的再利用。 在此雙向傳輸系統中,下傳訊號誤碼率為10-9的接收功率在經過25公里光纖傳輸的傳輸狀態下可達到-27.5分貝毫瓦;上傳誤碼率為10-9的接收功率在經過25公里光纖傳輸仍可達到-21.8分貝毫瓦。 同時,探討半導體光放大器操作電流以及下傳訊號功率大小對於抹平後的訊號消光比與過激量之影響,更進一步分析以抹平後的訊號當作注入光源,其消光比與過激量對於上傳訊號品質之響應,可發現抹平後訊號的消光比過激量更能對上傳訊號訊雜比產生影響。 關鍵字:弱共振腔法布里-珀羅雷射、分波多功被動光纖網路、半導體光放大器、增益飽和、注入鎖模、光纖光通訊、半導體雷射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1.1] S. J. Park, C. H. Lee, K. T. Jeong, H. J. Park, J. G. Ahn, and K. H. Song, “Fiber-to-the-home services based on 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J. Lightwave Technol., vol. 22, no. 11, pp. 2582-2591, 2004.
[1.2] H. D. Kim, S.-G. Kang, and C.-H. Lee, “A low-cost WDM source with an ASE injected Fabry-Perot semiconductor laser,” IEEE Photon. Technol. Lett., vol. 12, no. 8, pp. 1067-1069, 2000.
[1.4] K. Y. Park, S. G. Mun, K. M. Choi, and C. H. Lee, “A theoretical model of a wavelength-locked Fabry-Perot laser diode to the externally injected narrow-band ASE,” IEEE Photon. Technol. Lett., vol. 17, no.9, pp. 1797-1799, 2005.
[1.5] E. H. Lee, Y. C. Bang, J. K. Kang, Y. C. Keh, D. J. Shin, J. S. Lee, S. S. Park, I. Kim, J. K. Lee, Y. K. Oh, and D. H. Jang, “Uncooled C-band wide-band gain lasers with 32-channel coverage and -20-dBm ASE injection for WDM-PON,” IEEE Photon. Technol. Lett., vol. 18, no.5, pp. 667-669, 2006.
[1.6] H. Lin and C. H. Chang, “High power C+L-band erbium ASE source using optical circulator with double-pass and bidirectional pumping configuration,” Opt. Express, vol. 12, no. 25, pp. 6135-6140, 200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