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9.107.241
  • 學位論文

外資投資中國的對外輔商機制之研究-以上海的瑞典及台資企業為例

A Study of the role of Business Intermediaries-The Case of Swedish and Taiwanese Foreign Investments in Shanghai

指導教授 : 郭建中

摘要


本文主要在探討台灣企業和瑞典企業進入中國上海市場途徑的不同,基於政府政策與輔商機制:1. 中國大陸政府政策對兩國的規定、2. 兩國政府對於前往大陸投資的法令、以及3. 台灣、瑞典在對大陸投資的對外輔商機制,分析造成台灣瑞典兩國企業的投資途徑不同,並作初探比較。關於大陸中央政府政策對於兩國投資的規定,本章將由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及其實施條例、198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及其實施細則三部基本法作為分析兩國企業在大陸投資基礎上的不同,輔以1986年《國務院關於鼓勵外商投資的規定》、1988年《國務院關於鼓勵台灣同胞投資的規定》、1994年《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1999年《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實施細則》,來看中國大陸為台灣企業量身訂作的法令是否有利於台商,並作台灣企業和瑞典企業關於其在大陸投資商業規範的分析,進而瞭解兩者在大陸投資的政治、經濟以及法律地位。另一方面再從台灣和瑞典兩國政府政策規定來看兩國對於其企業在大陸的投資的觀點。 本文另一個重點在比較研究台灣與瑞典在上海的輔商機制(上海台商協會與瑞典貿易委員會)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根據筆者在上海和昆山的田野調查,訪談對象遍及瑞典企業主、瑞典外交領事館商務部顧問、台商企業、台商協會以及瑞典貿易委員會會長,將對上海台商協會(非官方)和瑞典貿易委員會(半官方)就其在兩國企業進入上海市場途徑及發展過程中發揮的功能與扮演的角色進行分析研究。包括屬性、內部結構與地位上的比較、助其企業進入上海市場及建立關係比較、實際吸引該國企業的魅力比較、以及與上海當地政府以及原屬國政府關係比較。   筆者從觀察中發現,瑞商企業在進入上海投資過程中的效率令人驚訝,深入瑞典法令發現瑞典對於其企業在瑞典以外國家投資沒有什麼大限制,唯有在其公司法和稅法中有著基本法條及規定,且其外交部下設立一半官方機構(瑞典貿易委員會Exportradet)以助其企業迅速瞭解國外市場以及投資氣候,並在最佳時間點進入全球市場。比較觀察台灣的情況發現,在政策上除了由於中國政府對台商的定位特殊化,台灣與中國的兩岸問題亦使得台灣政府無法開放台商高額度的直接投資,也無法提供完善的輔商機制。雖根據1994年《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法》,台商企業得以在各地設立台灣同胞企業協會,但台商協會實為一民間企業,能發揮的功能以及協商角色有限,實際上對於商機以及所謂『關係』的拉攏模糊,處於相較之下被動的輔商機制。加上台灣與中國同文同種的優勢,台商實際上並不似瑞商般的需要協助進入中國。由於以上種種政策與輔商機制角色功能影響,造成台商和瑞商在中國大陸的投資環境非常不同,也造成了兩者投資途徑的不同:瑞商多直接投資,台商則多間接投資,或在第三地設分公司,或控股公司,或再於第四地設立公司,轉手再轉手才進入大陸市場。 筆者觀察到了兩國在投資途徑上的不同,明瞭除了政府政策使得投資環境不同外,尚有社會文化、產業區隔、民族性不同等因素影響著兩國投資途徑的不同。但由於筆者才疏學淺,加上許多優秀先進長輩皆已涉獵了國家、社會、文化、民族等因素以及議題,在此篇論文中,筆者將只討論三國(中國大陸、台灣、瑞典)政府政策以及其在中國大陸上海區所設的輔商機制對兩國企業在上海投資途徑的影響,期冀貢獻一己之力,提供淺薄資訊與意見。

並列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Swedish and Taiwanese foreign investments in China. Two variables that will be investigated are the influence of government policy and the role of business intermediaries. These factors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deciding the investment mode, whether it is direct investment 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offshore company, of Swedish and Taiwanese corporations. The Swedish law and governmental policy impose few restrictions on Swedish private investments in foreign countries. Hence, the major concern related to the investments of Swedish corporations is mostly related to profit margins, e.g. if cost optimization can be achieved by moving some of the operations abroad. In addition to the non-restrictive investment regulations, Swedish corporations can also benefit from the assistance of Exportradet, a semi-governmental business agency, working in the aim of strengthening Swedish investments abroad. Taiwan in contrast to Sweden employs a restrictive cross-strait investment policy. For example Taiwanese direct investments to China are limited to one million USD. Similar to Exportradet, there are also business intermediaries, Taiwa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representing Taiwanese business interests in China. Due to the different regulative standards employed by Sweden and Taiwan, this study will closer investigate how th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affects the investment strategies of Swedish and Taiwanese corporations. The second area of interest resides in how the business intermediaries of two countries facilitate business development in China. For the purpose mentioned above, this thesis use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ology. Data has been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as well as secondary sources. The study is limited to the analysis of government policy (in Sweden, Taiwan as well as China) and the role of the business intermediaries (Exportradet and Taiwanese Chamber of Commerce) on the investment behavior of Swedish and Taiwanese corporations in China.

參考文獻


2006 《大陸台商1000大》,台北市:商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3 『跨界治理:台資參與昆山制度創新的個案研究』,城市與設計學報,第十五/十六期九十二年九月,頁五十九至九十一。
『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貿易許可辦法』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http://cweb.trade.gov.tw/
1996 Comparative Politics: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