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80.45
  • 學位論文

自立事件核心記者的生命故事

Life Histories of the Leading Journalists in “the Independent Post Incident”

指導教授 : 林麗雲
共同指導教授 : 何榮幸

摘要


1994年自立報系經營權轉移,引發「自立事件」。自立工會和部分記者發起連串抗爭,爭取員工勞動權益和保障編輯獨立自主,將整起抗爭提升至新聞自主運動。本研究關心,為何在普遍較缺乏勞動意識和團結能量的記者圈,這群《自立》記者願意挺身而出,主導自立事件?他們是什麼樣的記者?他們的專業意理為何?何以優惠離職金爭取成功,但有關編採自主的「編輯室公約」卻失敗?自立事件後,他們又做出什麼職業生涯選擇? 本研究選擇自立事件七位運動主力記者為研究對象,以生命史研究法,透過文獻分析和深度訪談,建構出他們的職業生涯圖像。研究發現,這群《自立》記者受到「社會情勢」和「教育經歷」的影響,形塑不同的專業意理:傾向「鼓吹型」和「解釋型」記者。 傾向鼓吹者自我定義為某群人發聲,與受訪者互動密切,報導上多以人物側寫為主;解釋型記者多為新聞科系畢業,強調觀察、紀錄角色而非運動者。他們常以調查報導、專題來分析事實、解釋現況、提出意見,並且和受訪者保持距離,避免涉入新聞事件。但兩群記者皆關懷弱勢,不獨厚官方消息,非鼓吹型記者實際上是介於客觀中立和鼓吹者之間。 性格加上專業意理,使得他們勞動意識和抗爭意識非常高,願意站出來主導運動。他們各自角色不同,也都從自立事件抗爭經驗學習。有的人是勞動意識更強化,持續在不同媒體推動工會;有的人則是致力於媒體改革,投身記協或媒體專業組織,推動記者專業訓練。 不同的專業意理,以及社會與媒體環境提供的機會和限制,影響他們的職業生涯。傾向鼓吹型記者認為《自立》難尋,加上政治機會結構開放,雙重誘因使他們離開新聞界,在公部門、社運與媒體來回;解釋型記者則仍希望在媒體界發展,根據關懷核心與機會,在有限的選項中擺盪不同媒體。 政治鬥爭造成媒體政治立場掛帥,加上商業考量主導新聞價值,使得這群記者的挫折感和無力感越來越深。有人不滿商業媒體,轉而到公視期望減低非專業干擾,有的人則繼續在商業媒體發展,有人失望而決定轉換跑道。留在媒體的記者,仍持續專精在原先關懷領域。 透過這群《自立》記者生命故事,本研究發現個人生命、組織和環境這三大因素並非截然可以劃分,在人的生命歷程中展現錯綜複雜的影響力量。儘管個人主觀意志可以決定自己要走的路,但是大環境提供的機會與限制,有時候更勝於個人主觀意願。本研究建議透過分享生命經歷、教育、媒體組織等,幫助個人自覺與凝聚團體力量,期待從內而外,改善媒體環境與新聞專業。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張復欽(2002)。《電視攝影記者工作價值觀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私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馮建三(1994)。〈從報業自動化與勞資關係反省傳播教育〉,《新聞學研究》,49:1- 29。
馮建三(1995)。〈異議媒體的停滯與流變之初探:從政論雜誌到地下電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177- 217。
Runyan, W. M. (1982). Life histories and psychobiography: Explorations in theory and metho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中譯本由丁興祥、張慈宜、
賴誠斌等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究》。台北:遠流。

被引用紀錄


邱彥瑜(2017)。在臉書做記者:記者的社群媒體使用行為、角色認知與對組織規範的態度〔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3785
唐玉卿(2014)。媒改經驗的激盪:大馬媒改運動者的臺灣經驗〔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4.10164
林于心(2014)。內部新聞自由〔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4.00929
葉冠妤(2011)。主流媒體中新聞專業的實踐與追尋:以《中國時報》調查採訪室成員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1930
黃國甦(2010)。台灣新聞工作者的偶發行動研究:以《民生報》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0.0291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