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3.26
  • 學位論文

台灣海域與南中國海之白皮旗魚生殖生物學研究

Reproductive biology of black marlin, Makaira indica, in the waters off Taiwan and South China Sea

指導教授 : 孫志陸

摘要


本研究以組織學及及漁業生物學技術探討台灣海域及南中國海白皮旗魚生殖生物學之特性。台灣東部海域白皮旗魚之樣本於2004年7月至2006年9月自台東新港魚市場採集,共取得4,721組體長體重資料 (雌魚3,964尾,雄魚623尾,性別未知134尾) 與483副生殖腺樣本 (雌魚388尾,雄魚95尾),樣本體長 (eye fork length, EFL) 範圍為110.3-310.9 cm;西南海域及南中國海白皮旗魚之樣本於2005年8-9月、2006年2~6月及8月以及2007年1、4月於屏東東港魚市場採集,共取得467組體長體重資料 (雌魚198尾;雄魚70尾;性別未知199尾) 與143副生殖腺樣本 (雌魚114尾;雄魚29尾),樣本體長 (EFL) 範圍為138-382 cm。台灣東部海域各月間別性比經卡方檢定顯示皆有顯著差異,年總性比與1 : 1有顯著差異,以雌魚佔絕大優勢,體長別性比在體長<140 cm及150-159.9 cm無顯著差異外,體長140 - 149.9 cm及>160 cm均有顯著差異;西南海域及南中國海各月間性比無顯著差異,年總性比與1 : 1有顯著差異,體長別性比除了160-164.9 cm及175-189.9 cm無顯著差異外,其餘均有顯著差異。由生殖腺成熟指數 (gonadosomatic index, GSI) (GSI值範圍為雌魚0.03-4.14,雄魚為0.07-1.95)、月份別各成熟期比例、月份別平均卵徑、各期卵徑頻度分佈圖及生殖腺外部形態,顯示白皮旗魚不在台灣東部產卵;估計西南海域與南中國海之白皮旗魚之50%性成熟體長 (EFL) 為194.92 cm,雄魚最小性成熟體長為158 cm,每年3月~4月為生殖季節。根據卵巢內排卵後濾泡之退化特徵,估計雌性成熟魚產卵比例為0.18,換算產卵頻率平均約5.42天。平均單次孕卵數為1.52 ± 0.2 (mean ± S.E.)百萬粒卵,平均相對孕卵數為雌魚每公克體重中含有105.72 ± 11.96 (mean ± S.E.) 粒卵。單次孕卵數與體長和體重之關係式分別為 (R2 = 0.43; n = 19) 及 (R2 = 0.37; n = 19),顯示單次孕卵數會隨著體長或體重之增加而增加。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王尉任 (2005),西太平洋黃鰭鮪生殖生物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139。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 (1998-2005),中華民國台灣地區漁業年報。
張以杰 (2005),台東沿海密毛龍蝦生殖生物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132。
傅信欽 (2004),中西太平洋與台灣東部海域正鰹之生殖生物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118。
劉建賢 (2006),台灣東部海域白皮旗魚之年齡與成長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碩士論文: 88。

被引用紀錄


馬美玲(2009)。台東縣成功鎮旗魚季活動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NPUST.2009.00224
陳柏沅(2014)。中西太平洋大型洄游魚類生態風險評估〔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4.01006
張筱筠(2011)。台灣海域紅肉旗魚之生殖生物學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3202
方惠平(2008)。台灣東部海域白皮旗魚生活史參數與生物參考點之估計 及相關未確定性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315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