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8.227.69
  • 學位論文

結合尺寸最佳化及考慮拉壓強度不同之拓樸最佳化

Combined sizing and topology optimization incorporating tension and compression materials

指導教授 : 呂良正

摘要


本文使用前年所開發之最佳化設計系統(李宗豪2005)為最佳化設計工具,在既有的基礎上,新增結構最佳化演進法的移除準則,並嘗試將拓樸最佳化與尺寸最佳化做一連結。 本研究在拓樸最佳化部份,新增張力與壓力移除準則於系統中,傳統的結構最佳化演進法,皆假設結構能同時承受張力與壓力,較適用於材料在承受張力與壓力行為相同時,然而在實務上,有許多材料在承受張力與壓力時行為並不相同,有些只適合承受壓力,例如石材與混凝土,有些只適合承受張力,例如線材或鋼索,若以傳統的結構最佳化演進法來對這些材料進行最佳化設計,很明顯的可以發現結果並不符合我們的設計需求,所以針對這些只適合承受張力或壓力的材料,我們將引進張力與壓力的移除準則,相較於傳統結構最佳化演進法以有效應力或應變能為參考物理量,此處提出以主應力為參考物理量的張力與壓力移除準則。 在結合拓樸與尺寸最佳化部份,提出一兩階段的最佳化流程,將拓樸最佳化的結果視為結構之初始設計,再以尺寸與形狀最佳化進行細部設計,相較於其他同時進行拓樸、尺寸與形狀最佳化的方法,將拓樸最佳化獨立出來,可以確保結構擁有最佳的拓樸形狀,而不必受特定支承條件的限制,即支承個數可由拓樸形狀決定。 在第一階段,我們採用結構最佳化演進法作為拓樸最佳化的工具,因為結構最佳化演進法在逐步剔除無效率元素後,其最後結構受力型式會有趨向於桁架形狀的優點,且在拓樸形狀為結構初始設計的前提下,可以使用較粗的有限元素網格,太細的網格有時反而造成判斷上的困擾,因此可以節省不少運算時間;第一階段完成後,再以尺寸最佳化進行第二階段的細部設計,若要求比較精細的設計,可以在此階段同時進行形狀與尺寸最佳化。

參考文獻


張民昆 (2004),應用有限元素軟體ABAQUS於結構最佳化設計之系統開發,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宗豪 (2005),以有限元素套裝軟體為分析引擎之最佳化設計系統架構開發,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建凱 (2005),應用有限元素套裝軟體ABAQUS於結構最佳化演進,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穎香 (2006),應用最佳化設計系統於板、殼結構,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Chu, D. N., Xie, Y. M., Hira, A. and Steven, G. P. (1997).“On various aspects of evolutionary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for problems with stiffness constraints,” Finite Elements in Analysis and Design, Vol.24, No.4, pp.197-212

被引用紀錄


呂其翰(2010)。雙向結構最佳化演進法及多重材料拓樸最佳化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0.00165
徐千泰(2009)。多重材料配置及支承位置最佳化之橋梁結構設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2991
張容慈(2008)。結合拓樸、尺寸及形狀最佳化之橋梁設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063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