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0.140.5
  • 學位論文

考量自行車流特性路口號誌最佳化模式

Development of Signal Timing Model for Intersections Under Consideration of Bicycle Traffic

指導教授 : 許添本

摘要


本研究研擬混和車流環境下之獨立路口,納入自行車流於號誌時制中進行求解,其中以”流動(movement)”來定義各別車種與不同運行型態之車輛,且進一步考量流動間之衝突與否建立起”衝突干擾矩陣”以決定各流動之行止,彼此間互為衝突之流動予以清道時間做區隔來劃分時相,最後,在考量各流動交通量需求下以各流動於單位時間內之最大通過率之飽和流量進行紓解,進而求算出各流動綠燈始亮與結束之時點,將這些流動與號誌加以數學規劃方法建構模式,並在路口車輛總延滯最小化之目標式下進行求解,終而彙整出時制計畫之號誌最佳化求解方法。 本模式進行相關構建程序的同時,亦針對模式建構所需之交通參數進行調查分析,首要針對現有研究較為缺乏之自行車流特性與參數進行實地調查與分析,包含路口及路段上穿越道與專用道之純自行車流樣本。調查之主要內容包含自行車平均穿越速率、穿越時間、延滯、飽和流率以及相關修正因子進行分析與校估,最後將這些結果納入模式使整體更具完整性。 同時本研究亦以獨立路口為考量,透過微觀車流模擬軟體VISSIM進行應用驗證之比較,將本模式輸出之號誌時制結果輸匯入至VISSIM環境下進行模擬,最後將兩者延滯績效結果進行比較,其評估結果顯示在未飽和車流狀態下,本模式與VISSIM輸出之延滯績效結果相近且幾無差異,故此本模式將能有效反映出考量自行車流下之交通情境。 最後,透過本模式之號誌最佳化求解方法,進一步研擬出結合自行車設施與號誌策略之具體交通改善策略,而透過這些改善之比較結果顯示皆能有效地降低車輛延滯,最後並提出相關結合自行車與機動車等候佈設方式之建議。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bicycle traffic flow movement conflict MINLP delay

參考文獻


[8] 林俊良,號誌化交叉路口機車延滯公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3年7月。
[21] 劉信宏,混和車流等候結構之號誌分流最佳化模式,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102年6月。
[23] Allsop, R. E. (1971).”Delay-minimizing settings for fixed-time traffic signals at a single road junction”,IMA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8(2):164.
[24] Allsop, R. E. (1971).”Delay-minimizing settings for fixed-time traffic signals at a single road junction”,IMA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8(2):164.
[25] Allsop, R. E. (1972).”Delay at a Fixed Time Traffic Signal—I: Theoretical Analysis”,Transportation Science: Volume 6 Issue 3, pp. 260-285.

被引用紀錄


祝之易(2016)。機車停等區設計對路口號誌時制設計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3336
郭于鴻(2015)。最小化人車延滯行人專用時相路口號誌最佳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1166
吳崇歆(2015)。號誌化路口行人一段式及兩段式穿越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086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