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123.120
  • 學位論文

戰後中華民國黃帝論述:以黃陵祭典與教科書為中心(1949-2018)

The discussion of Yellow Emperor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after the WWII : Focus on the Mausoleum of the Yellow Emperor ritual and national textbooks(1949-2018)

指導教授 : 楊瑞松

摘要


黃帝,在清末民初時期被當時知識份子塑造成民族的遠祖,藉由這個符號來號召人民建立民族國家。民國建立後,黃帝在官方祭祀場域中沉寂了一段時間,不過教育體制下黃帝並未消逝,北伐後國民黨將黃帝地位逐漸攀升,在中日戰爭時期因對外戰爭而使黃帝這個符號的重要性達到巔峰。國共內戰後,黃帝這個符號隨著中央政府一同來到臺灣這塊土地。中華民國遷臺後,因臺曾被日本殖民統治而未曾接受到清末那股國族建構風潮,中華民國政府依循著在中國大陸上的經驗,在臺灣再次塑造與強化黃帝這個民族共祖的符號。同樣運用官方遙祭黃帝陵以及教育體系,將黃帝深植在國民心中。本研究將以歷史研究法處理黃帝陵祭祀相關的公文書、報紙以及國民義務教育下的歷史教科書中的黃帝論述。欲暸解執政者在政府遷移之後持續在臺灣進行黃帝論述以及這個論述在這半世紀多的時間如何轉變。

並列摘要


本論文以中文書寫,作者無提供英文摘要。

並列關鍵字

none

參考文獻


1. 《內政部檔案》
2. 《檔案管理局檔案》
教科書、課程標準
1. 〈雜錄:新學制課程標準綱要(附表)〉,《廣東省教育會雜誌》,2:4(廣州,1924),頁13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