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7.6.75
  • 學位論文

「台灣近代詩」的形成與發展(1920-1945)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aiwan Modern Poetry (1920-1945)

指導教授 : 吳佩珍

摘要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有三:一、以「台灣近代詩」的概念重新建構日治時期台灣新詩的系譜,使其成為一獨立的整體而避免成為中國新詩或日本近代詩的支流。二、以詩人對「近代性」的回應為主軸,考察殖民處境下近代詩語言、形式、內容與風格的各種嘗試的意義,而不局限於過去台灣新詩史中的抗日觀點。三、參考「台灣島史」概念,以殖民地台灣作為一個整體文學場域,將身處其中的參與者及互動皆視為台灣近代詩形成的要素,故不論日本人、台灣人、在台日人、灣生都可以是台灣近代詩的作者。   透過整理與考察第一手史料,本論文將台灣近代詩的形成與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即「語言的創造」、「內容與形式的開展」、「風格的形成與斷裂」。第一階段以語言為中心,探討1920年代至1930年代初期台灣近代詩在朝向語言的近代化的過程中,如何以日文口語自由詩、中文白話詩以及台灣話文詩等不同的語言嘗試建構屬於台灣的近代詩語言。第二階段以內容與形式為中心,探討在1930年代前半,台灣近代詩如何在普羅詩、民眾詩與現代主義詩等風起雲湧的新興思潮當中模索並開展出新的道路。第三階段則以風格為中心,勾勒1934年以後《媽祖》與《臺灣文藝》兩大集團如何在理論與實作的並行之下形成各自的風格,並探討1941年以後的戰爭詩如何隨著國策將台灣近代詩的風格帶向一元化。   從上述的討論,可以看出台灣近代詩各階段皆吸收了來自各方的外來思潮並轉化為自身養分,在各種嘗試當中摸索出自身的道路,逐漸成為具有自主性且獨一無二的存在。

並列摘要


本論文以中文書寫,作者無提供英文摘要。

並列關鍵字

none

參考文獻


一、主要運用文本
《LE MOULIN》第3號(1934年3月)。
《バベルの詩》第2期(1921年11月)、第3期(1921年12月)、第7期(1922年4月)。
《赤道》創刊號(1930年10月)、第5號(1931年1月)。
《南溟樂園》第4號(1930年1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