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86.248
  • 學位論文

中、印競爭下斯里蘭卡和馬爾地夫對兩國外交政策選擇之變化(2014~2019)

Explaining Foreign Policy Change in Sri Lanka and Maldives amid the Great Power Competition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2014~2019

指導教授 : 連弘宜 薛健吾

摘要


近年來隨著中國與印度兩個大國的崛起,使得位於兩強之間的小國面臨外交政策的抉擇,本文主要聚焦探討小國在面臨兩大國競爭時,影響小國外交政策選擇之關鍵為何。本文選定馬爾地夫與斯里蘭卡為研究對象,因為兩國不論在地理位置、國家發展程度或與中印兩國間的初始關係皆有異同之處,相當適合作為比較研究的對象。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以網路上的新聞報導為資料蒐集資料之平台,蒐集有關中國、印度、馬爾地夫與斯里蘭卡過往的歷史,再聚焦兩小國於2014年至2019年之間與中、印兩強的關係,歸納出何者為影響兩小國對兩強外交政策選擇變化之主要因素。本文之所以將時間界定在2014年至2019年,乃因2014年中印兩國由習近平與莫迪執政,正好固定兩大國之領導人,而兩國在這兩位領導人的主政之下,皆對南亞地區採取更為積極的外交政策,使得中印在南亞的競爭更為激烈,南亞國家在中印之間抉擇的壓力也更加凸顯。本文回顧過往有關影響小國在大國間外交政策選擇的重要因素,發現文獻中所提出之關鍵因素如「權力」、「歷史交往經驗」、「經濟市場」、「是否與美國為同盟國家」、「是否有領主爭議」以及「是否為民主國家」等等,皆無法貼切地解釋馬爾地夫與斯里蘭卡在2014~2019年間對於中印外交政策選擇改變的原因,本文認為應加上「領導人」因素,始能完整解釋影響兩小國外交政策選擇之變化。本文發現當中國提供大量經濟資源且兩小國領導者立場親中時,兩小國的領導人會選擇扈從中國,直到兩小國認為中國帶來經濟與政治負面的影響,並在舉行選舉時,會選出抗衡中國的領導人,進而採取抗衡中國的外交政策,或會因經濟考量選擇在兩國間避險的策略;另一方面,當兩小國選出抗衡中國的領導人時,領導人會開始採取扈從印度的外交政策,與印度靠攏,直至下一次選舉,其領導人的立場會再次決定兩小國的外交政策走向。

關鍵字

中國 印度 斯里蘭卡 馬爾地夫 抗衡 扈從 避險

並列摘要


本論文以中文書寫,作者無提供英文摘要。

並列關鍵字

non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一)專書
朱昌利,2016,《當代印度》,中國:雲南大學出版社。
吉迪恩·拉赫曼,2017,《東方化:中國與印度將主導全球》 ,台北:時報出版。
胡聲平,2015,《中國對外政策:從江澤民到習近平》 ,台北:致和學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