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5.56.247
  • 學位論文

《Unsaid》—攝影影像裝置創作論述

Unsaid— Photography Installation of Lee Yi-Sian

指導教授 : 黃葳威

摘要


本創作是由創作者自身生活出發,透過與朋友交流、互動後所觀察到的現象及衝突進行創作思維的探討,其中的核心也是最有意思的主題即是:「那些在生活之中沒有被表露出來的心情」。為了找出這些心情,本創作帶著相機,希望藉由攝影的方式針對自身與朋友之間互動的樣態、共享的煩憂或是人生的哲學找出創作者生活之中與藝術的交點,以在鏡頭之下,重新認識自己與朋友關係,也得以在這些片段中重拾生活的全貌。接著,本創作發現對於要向朋友揭露自己較為憂鬱、徬徨或是沒信心的黑暗面時,常常都會陷入關係之間的衝突與表達上的障礙。然而,我們仍然是期盼能被彼此接納的。於是,本創作認為,如果說我們沒有辦法把這些潛伏在我們內心的意念加以感知,那我們就更沒辦法回應我們自身在生活之中是多麼容易且不經意地以片面、片段的方式應付生活。本創作透過影像裝置把兩張交疊的照片利用光源照射將其點亮,以這樣類似重曝的效果表現這些意念是一種曖昧不明的流動,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潛伏,但只要透過光照便能將其顯現,接著便能將其解讀甚至接納。而本創作關注的對象為創作者的朋友們,這些朋友分別來自國中、高中、大學及社團時期,在不同人生階段遇上的他們自然也有著不同的特質與意義。所以,更有探討價值的部分便存在於創作者在這些友情關係中對自我及彼此的坦承,還有回歸自我的感受。

並列摘要


本論文以中文書寫,作者無提供英文摘要。

並列關鍵字

none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Carl, R. (2014)《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宋文理譯)。新北:左岸文化。
Gisele, F. (1991)《攝影與社會》(盛繼潤、黃少華譯)。台北:攝影家。
白詩瑜(2011)。《分享與開啟:數位相機與生命意義之敘說的兩個案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靜如、林邦傑、修慧蘭(2011)。〈成人依附、社交自我效能、困擾的自我揭露、寂寞與憂鬱之關係:以有戀愛經驗大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育心理學報》,第43卷,第1期,頁155-17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