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蓬勃發展的現代,技術不斷的在創新與進步。再加上一股電子商務的熱潮,許多企業紛紛導入企業資源規劃(ERP)、供應鏈管理(SCM)、顧客關係管理(CRM)和E化等電子作業系統,希望藉由E化能讓公司更具有競爭優勢。台灣在面對全球化的時代、WTO的開放,所面臨的不在只是國內中小企業,而是島外龐大的競爭者。所以各家公司無不運用一些科技工具的輔助來聯繫子公司與母公司之間的訊息交換和分享,盼能在最短的時間內能為公司創造最大的利潤。 製造廠商也是如此,希望透過電子化等資訊科技的投入,可以達到整個產品生產過程的標準化、交貨的準時性和成本的降低,讓公司的排程可以更為順暢。而供應鏈是通路型態中緊密程度最高的一種,因為企業與企業間關係不在只是傳統的合作方式,而是一種相互依賴的商業模式,這種緊密的互動關係稱為夥伴關係(partnership)。 所以本文主要探討製造廠運用電子化等資訊科技系統和使用不同電子化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IT)策略模式對促進公司的夥伴關係和整體績效之影響。首先樣本收集對象為製造廠商,研究方法採用設計問卷的方式,詢問製造廠商自己在電子化資訊科技的投入程度、企業的策略模式、對自己公司的上下游廠商之間的夥伴關係以及電子化績效評估等資料,希望透過統計分析來得到運用電子化資訊科技投入程度和策略模式對提昇公司的夥伴關係和電子化績效之間的有相關性與顯著性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