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舞蹈工作者,創作是階段性檢視自己最好的方式。舞蹈本身不只技巧與風格,更廣泛包容了各式各樣的藝術形式,可以單一的從身體知覺進而大到舞蹈劇場演出,所有內容相輔相成。2011年6月10日及11日,與同班同學蔡依潔於臺北藝術大學表演中心戲劇廳舉辦畢業製作,發表聯展作品《絕對值》和《小小小事》。 在此,創作者從自身的生活體驗來發想,透過有秩序由內外的思考至身體活動形成舞蹈編排, 期待這些「小小小事」,能夠與觀眾的經驗連結、產生共鳴,進一步引發思考。 筆者將創作過程譬喻成「愛情」,以法國哲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s)《戀人絮語》(Fragments d’un discours amoureux)一書來作筆觸對照,將自己與表演者及所有製作團隊共同創作的過程,用「談論戀愛」的方式紀錄下來。本論文共分為四個章節:第一章「愛情,從甚麼開始?」 介紹創作者的背景和十位個性不同的「戀人」(即表演者),談及初期融合的狀況;第二章 「如何相愛」將創作歷程以戀人之「兩性發展」的五種階段來論述,其中包括萌芽、發展、質疑、磨合與承諾期,主要是討論作品怎樣形成;第三章「什麼是愛」包括口試後作品的修正、自己對於演出完成後的省思以及後期師長朋友的回饋;第四章「愛情至上」,此章等同於「創作至上」,表達筆者對日後創作的堅定,更希望經由本論文的書寫,釐清自我定位,繼續延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