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論文以民族音樂學界近年來新興議題區域音樂作為一研究概念,同時結合跨藝術管理領域之研究理念,透過藝術節的形式,探討區域音樂與藝術節兩者關係。論文共可分為三大部分,首先於緒論與第二章建構區域音樂以及藝術節兩者之理論;其次,以「亞太傳統藝術節」作為實例,透過理論與實例相互檢視,分別以不同的面向討論,如主辦單位之籌辦組織、亞太傳統藝術節與社區之關聯性等。再者,將論文主題聚焦於區域音樂,透過分析「亞太傳統藝術節」籌辦之十一屆以降,所有演出團體之音樂內容分析。將其音樂內容共分為六大類,分別為藝術式音樂、歌舞式音樂、戲劇式音樂、雜技式音樂、舞蹈式音樂、遺產式音樂。透過音樂內容之分析,連結演出之觀眾滿意度,進而了解台灣觀眾之於亞太傳統藝術節節目之喜好,用以作為未來「亞太傳統藝術節」籌辦之展望與建議。筆者期許,此一跨音樂學領域與藝術管理層面之論文,能夠藉由開啟台灣區域音樂研究之首例,透過實際例子之參與與檢視,不僅僅落於紙本理論之闡述,經由實例之檢視給予主辦單位中肯之建議,能藉此論文深具活用性與參考價值。